被動成為老師的眼線,“地下任務”讓孩子反常——— 校園上演“無間道” “寒假中,我發現孩子有些反常!”在機關工作的呂女士告訴記者,女兒蒙蒙不像往常放假那樣呼朋喚友去外面玩,而是整天在家看電視。抽時間和她談心,才知道原來放假前班主任給她布置了一個“地
下”任務,要她定期匯報同學的情況。呂女士覺得班主任的這種做法不妥當,擔心會造成孩子的心理陰影。■學生發言 蒙蒙為此很委屈,她說,她自己不愿意打小報告,但是老師問她她又沒有辦法不說。有一次,班主任在辦公室問她上課誰在講話時,被同學聽到了,從此,班上的同學排斥她,還給她起了“馬屁精”的外號。 據了解,很多班級都有“告狀大王”和老師的小眼線,每次他們被班主任叫到辦公室單獨問話后,班級里總有學生要挨批評。這些老師的“小眼線”在班里基本都人緣不好。一些學生不但給這些經常打小報告的學生起綽號,甚至連一般活動也將他們排斥在外。■專家說法 青島大學周升起老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學生中布置眼線,老師的出發點雖然是善意的,但確實反映出班級中誠信的缺失,這就使老師不得不借助另一途徑尋求與學生的溝通。充當眼線的學生易處于尷尬的兩難境地,無論他本身是否公正,都會令別人產生不信任感。對教師而言,要更多地了解學生,真正應該做的是建立一個可以信任的班委,充當學生與老師間的橋梁。 周老師還建議,教師不應該只是有威信,還應當讓學生有可信賴的感覺,他們應該自己細致地觀察,此外,還要多花點時間與學生平等交流,用自己的誠信去打動學生,和他們進行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