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省公安廳昨天宣布,據國家統計局抽樣調查結果顯示,近三年來,江蘇群眾安全感逐年上升,2005年達到95.8%,列全國第一。經過近三年的平安創建,江蘇總體上實現了比較平安,公眾安全感連續三年保持全國前列,衡量社會治安狀況的多項重要指標在東部沿海省份處于最好水平,公安工作也奪得了多項全國第一。
據介紹,2005年,全省社會治安實現“五降八低”,即全部刑事案件同比下降0.4%,八類主要刑事案件下降0.7%,“兩搶一盜”案件下降2.5%,重特大交通、火災事故分別下降13.3%和8.3%。殺人、搶劫、爆炸、綁架、劫持、傷害等六類嚴重危害人身安全的嚴重暴力案件發案率在東部沿海省份處于最低水平,全部案件中大案占比和侵財類案件平均個案損失等衡量社會治安狀況的重要指標,也在東部沿海省份處于最低水平。全省已經連續三年沒有發生有影響的特大惡性案件,平安江蘇開始成為人民滿意的品牌、招商引資的品牌。
面對連續3年未發生特大惡性案件,多項公安工作指標居全國前列的喜人業績,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省公安廳廳長黃明卻始終沒有喜形于色;相反,黃廳長對記者反復強調的是:“冷靜看第一、理智看平安”,現在江蘇的平安還是一件“易碎品”。黃廳長坦誠地告訴記者,把江蘇現在的平安喻為“易碎品”,主要是由三個方面決定的,首先,是由社會治安的本質特征決定的。刑事犯罪和安全事故的發生既有其自身的規律性、必然性,又帶有一定的突發性和偶然性,同時動態性、敏感性也很強。其次,是由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點所決定的。當前我省正處在由人均GDP3000美元向5000美元攀升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既是發展機遇期,也是社會轉型、矛盾凸顯、犯罪高發期,影響社會治安穩定的各種因素大量存在。第三,這也是由我省處于相對發達地區的特點決定的。近年來,我省外來人員犯罪持續增多的事實就說明了這一點。
面對嚴峻復雜的治安形勢和工作壓力,黃明表示,要冷靜看“第一”,理智看平安,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各級公安機關將按照省委李源潮書記“打擊犯罪一定要嚴,管理隊伍一定要嚴”,“對人民群眾心一定要熱,對違法犯罪手一定要硬”的要求,圍繞保民平安的職能做強主業,圍繞執法為民的主題從嚴治警,不斷鞏固和發展江蘇總體比較平安的局面,使“平安江蘇”真正成為我省的“金字招牌”。
(沈宮軒 徐丹 薛兵)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