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司海英繪 |
   讓“瘋子藥”造福人類百歲發明者許下生日愿:將致幻藥物用于醫學    晚報訊 上世紀60年代,一種叫LSD的精神類藥物深深影響了美國流行
文化。這種致幻藥物被數百萬追求刺激的歐美青年所濫用,導致了嚴重的社會后果,招致“瘋子藥”、“邪惡的發明”等罵名,1966年,美國宣布LSD為非法藥物,從此它在全世界遭到封殺。    40年后,它的發明者、瑞士化學家霍夫曼面對世界媒體說:“我造出LSD是為了用于醫學目的,人們濫用它不是我的錯。”人類應該像對待嗎啡那樣對待LSD,嗎啡既是止痛藥,但是服用過多會上癮,應該控制使用。日前,“LSD之父”霍夫曼在瑞士度過了百歲生日,其生日愿望是希望LSD能夠重新被用于醫學研究尤其是精神病藥物的研究,從而擺脫惡名,造福人類。
   偶然發明致幻藥
   1929年,霍夫曼成為瑞士一家制藥公司的藥劑師。1938年,他在化合物研究中分離出了第25種化合物麥角酸酰二乙胺(LSD是其德文名首字母縮寫),簡稱LSD-25。1943年4月16日,霍夫曼在實驗室工作時不小心將一些LSD藥粉撒到了手上。很快他感到有些頭暈,有些害怕的他趕緊騎車回家。
   13年后,霍夫曼在一本書中記述了他的經歷:“回到家后我躺在床上,開始陷入一種并不愉快的迷幻狀態,想像力極其豐富。那種狀態像是做夢,眼睛明明閉著,我卻發現光線耀眼得讓人感到不舒服。稀奇古怪的圖像不斷地涌向我眼前,我還看到有著萬花筒般絢麗色彩的不尋常的形狀!彼杏X仿佛自己能夠飛起來。大約過了兩個小時以后,這種迷幻狀態才漸漸消失。
   再服LSD成恐怖之旅
   下一個周一上班時,霍夫曼又試著謹慎地服用了0.25毫克LSD。30分鐘后,那種迷幻的混亂狀態又出現了。于是,在助手的陪伴下,他再次騎上自行車飛奔回家。這就是后來被報道為“因藥物發狂的霍夫曼博士在街上瘋狂飛車”的故事。但是,這次他眼前浮現的都是恐怖的畫面。一個前來送牛奶的鄰居在他眼前幻化成了陰險的巫師。連助手也開始在他眼前扭曲變形。但是,當醫生到來后,他的情緒開始平靜下來。第二天,他的身體也沒出現任何不適。霍夫曼一生中服用過大約20次LSD,最后一次服用是在1972年。
   生產首批致幻藥片
   1947年,制藥公司Sandoz生產并出售了第一批LSD藥片,主要用途是治療酒精中毒和其他心理紊亂癥狀。LSD被用于在嗎啡已失效的情況下為癌癥晚期患者減輕苦痛,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曾考慮將LSD用于審訊犯人、測試雇員忠誠度的工具。
   然而,上世紀60年代,LSD成為年輕人所謂解放自我的致幻藥物,據稱,披頭士樂隊的靈魂人物約翰·列儂遇害時年僅40歲,使用LSD竟達上千次。然而,事實證明LSD也帶來了大量的心靈創傷。有人服用LSD后開始殺人取樂,還有人在迷幻狀態下跳樓自殺。LSD因此招致“瘋子藥”等惡名。1966年,美國政府將LSD定為非法藥物,在全世界范圍內遭到全面禁用。
   百歲老人生日愿望
   如今,霍夫曼跟相伴70年的妻子生活在瑞士山區,霍夫曼說,除了他妻子外,沒有人嘗試過LSD。
   2006年1月11日,霍夫曼在家中度過了100歲生日。瑞士聯邦主席莫里茨·洛伊恩貝格爾向霍夫曼祝賀生日,并尊稱他為“人類意識的偉大研究者”。
   霍夫曼面對世界媒體,仍然把LSD稱作“靈魂之藥”,對全世界禁用LSD的現狀表示沮喪。他表示,LSD不會讓人上癮,他的生日愿望是希望對LSD的禁令能夠解除,使之能夠用于醫學研究。當然,他也警告說,LSD不是快樂仙丹,如果一次性攝入太多,會對人的大腦造成永久性傷害,畢竟只攝入萬分之一克LSD就可以產生迷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