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管齊下,緩解“看病難、看病貴” (上接第一版)造成群眾即使生一些小病也要到大醫院就診。本來以收治危重病人和疑難病人為主要功能的大醫院現在卻收治了大量常見病、一般病患者,不僅造成了大醫院擁擠不堪、就醫困難,也造成了醫療資源浪費,增加了群眾的經濟負擔。
&nbs
p;針對這些問題,曹勇提出,今后,在城市要積極構建以集團化區域性醫療中心為龍頭、以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基礎的兩層衛生服務體系,優先發展社區衛生服務,提高服務能力,形成“大病去醫院,小病在社區”的就醫格局。2006年,將首先推進6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標準化建設。 在農村,繼續鞏固和完善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加強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截至2005年10月底,全市共有403.91萬人參加合作醫療,村(居)覆蓋率達100%,農村人口覆蓋率達91.7%,受益比達到20%以上。今年,市政府決定進一步提高新農合籌資補助標準,農村群眾將從中更多受益。同時,加大財政投入,加快實施“四項工程”,即:新型衛生服務支農工程、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工程、村衛生室規范化達標工程和鄉村醫生人才培訓(養)工程,提高農村基層衛生服務水平。
加大投入,讓群眾“看起病”
曹勇說,我們正在努力完善政策措施,規范醫院服務行為,減輕群眾不合理的醫藥費用負擔。比如大力推廣“大眾醫療服務項目”,嚴格實行醫藥費用增幅控制,建立和推行藥品銷售額首位淘汰、單病種費用控制以及醫院單病種用藥總量、醫生處方、大型檢查質量評價等制度,進一步落實醫療服務價格公示和費用清單制度,并將收費管理納入對各醫院的綜合目標考核,等等。同時,還要繼續開展“健康社區工程”,在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實行“三減三免”政策,即免掛號、免診查、免出診費,享受藥費、檢驗費、特檢費減免10%,以減輕群眾就醫負擔。
此外,進一步強化對政府舉辦的公立醫療機構的經營性管理,加大運營質量和績效管理考核,發揮公立醫療機構平抑醫療市場價格的作用,控制不合理醫藥費用。
曹勇還提出,將探索建立城市合作醫療制度,建立覆蓋城鄉、不同層次的全民醫療保障體系,通過政府財政支持、個人出資、社會捐贈等多種形式籌集資金,為兒童、老年人、無業人員以及來青務工人員等未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人群建立醫療保障,讓群眾“應保盡!保獬箢欀畱n。
加強監管,讓群眾“看好病”
衛生工作直接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曹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衛生部門將繼續廣泛深入地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對醫療機構門診、病房、輔助科室的服務流程、就醫環境、內涵質量、藥物應用、安全管理、依法執業等情況,加強監督檢查,定期通報公示;繼續開展優勢學科、重點學科和特色?频脑u比認定活動,讓廣大群眾有“看病指南”。
另外,大力加強醫療衛生隊伍作風建設,建立開放式管理制度和醫患溝通監督機制,使醫患雙方成為共同戰勝疾病的合作伙伴;要嚴肅查處濫檢查、亂收費、收紅包、拿回扣、開單提成等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的違法違紀問題,堅定不移地治理損害群眾利益的行業不正之風和“趨利傾向”,建立教育、制度、監督并重、懲防并舉的反腐倡廉工作長效機制。本報記者王麗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