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股市迎來新行情 此輪上漲已持續一個月
本報訊昨天,家住齊東路附近的“資深股民”劉大姐在小區里碰到了久未謀面的“股友”,“股友”告訴她,新年過后,股市一直在漲。一聽此言,劉女士緊接著就來到已經兩年未進的股市交易所,發現原本一直冷清的交易所現在變得熱
鬧起來,還有當天不斷上漲的行情,這些都讓劉大姐想到:或許,2006年真的會迎來盼望已久的牛市? 股市持續走強
劉大姐的感覺并沒有錯。從2005年12月6日算起,深滬兩地股市就開始反彈,目前上證行情已持續了1個月的時間,上證綜指也從1077.58點的啟動位漲至1月10日的1220.62點,漲幅13.27%,滬市日成交一直保持在150億元左右。1月12日,上證綜指最高達到了1226.84點,滬深兩市全日共成交217.46億元。
昨天,記者采訪了島城著名股評家張紹國,他分析認為,本輪上漲的目標有望達到1300點一帶,持續到春節前后,即使有短期的震蕩也不會改變這種強勢局面。
牛市是股民五年來的期盼,從2001年以來,投資者對于轉折的期盼就從來沒有停止過,然而包括“6·24”、“9·14”等知名行情以及2003年底的跨年度上漲行情都未能讓A股走出熊市。事實上,在過去的幾年中,市場創新低的步伐從來就沒有停止過。2006年新年伊始,A股再次走出跨年度行情,股民對牛市的期盼也再度被激發出來。
利好政策做支撐
新年股市之所以走出新行情,主要是因為利好政策做支撐。
首先是股權分置改革的大背景。從2005年5月9日股改正式啟動以來,截至目前,滬深兩市合計已有439家上市公司啟動股改工作,占A股上市公司總數31.78%;兩市已進行股改公司的總市值達到12424億元,占兩市總市值的36.54%。其中,深市股改公司總市值為4148.9億元,占深市總市值已達42.55%。股權分置改革的順利進行為行情來臨奠定了基礎。
進入2006年,股市又先后迎來了幾個重磅利好。先是商務部、證監會、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工商總局、國家外匯局五部門制定的《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公布,接著是《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試行)出臺,還有《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又公開征求意見。
專家認為,《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的出臺無疑是我國證券市場上的一件大事,必將對我國上市公司的規范運作與持續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因為,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關鍵,而健全的激勵約束機制,是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的重要環節。良好的股權激勵機制能充分調動經營者的積極性,將股東利益、公司利益和經營者個人利益結合在一起,從而減少管理者的短期行為,使其更加關心企業的長遠發展。而《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官方文件的形式,預告了券商融資融券業務離開禁已經不遠。
此外,與新修訂的證券法、公司法實施配套的近40部新規章正在緊張制定,部分新規章在春節前后可望分期分批出臺,這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措施逐漸落實,為證券市場最終迎來重大轉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選擇優質公司是關鍵
張紹國告訴記者,要抓住這波行情,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選擇優質公司,現在的股市不會再像以前的股市,僅憑著感覺或內幕消息來做,而是要根據國家宏觀政策的走向,從中選優質公司。
還有專家認為,目前管理層越來越關注上市公司的質量,這必然影響市場的主流投資思路。而且,境外戰略投資者投資已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鎖定期為3年,對于基本面不良的上市公司,外資是不敢鎖定這么長時間的,因此外資青睞的必然是質地優秀的上市公司。
或許,2006真的是中國股市的拐點?(本報記者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