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開店”:標準悄然改變 本報訊近日,家住齊東路的李女士發現,原本自己經常光顧的一家服裝店不經意間竟然變成了建行的營業網點,而就在齊東路方圓幾公里之內,密密麻麻地云集著工行、建行、交行、農行、中行等多家銀行的物理網點,為附近居民存取款、繳費都提供了各種方便……
&nbs
p; 曾經有業內人士說,網點多、分布廣是各商業銀行面對競爭的最大優勢,現在伴隨著各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日趨增多及外資銀行的進入,島城各商業銀行的網點選擇也在悄然發生改變,他們不再是漫無邊際的開設網點,而是從以前的注重數量到現在注重質量,根據定位、有效客戶需求優化網點布局。據來自青島銀監局的統計顯示,在2005年一年,青島銀監局根據銀行業市場改革和發展需要,共批準設立支行60個,分理處17個,批準或備案同意開辦自助銀行服務網點55個。 盯準保本點
各家銀行選擇網點的標準在悄然改變,更加注重成本核算,關掉低效的物理網點,增加高效的自助銀行設備。農行青島分行的網點機構在全市銀行業中比較多,2005年農行青島分行共撤銷了18個物理網點,其主要原因就是達不到保本點。另一方面,農行2005年不斷增加自助設備,向現代化銀行邁進,同時也方便市民辦理銀行業務。到2005年末,農行共安裝運行自助設備460臺,自助設備占有率居全市同行業首位。
跟著企業走
越來越多的銀行網點選擇在經濟發達地區,跟著企業走。開發區聚集著眾多的外資企業,與深圳、廣州等地的經濟往來也比較密切,針對這一特色,許多股份制商業銀行落戶島城之后,都把第一家支行落戶在了開發區。深圳發展銀行青島分行的第一家支行、浦東發展銀行青島分行的第一家支行就設在開發區。恒豐銀行也獲準在開發區籌建支行,將在2006年開業。深發展青島分行有關人士說,作為年輕的股份制商業銀行,他們沒有傳統國有銀行的網點優勢,因此在選址時更加講究有效性,希望能起到以一當十的效果。
跟著高端客戶走
銀行跟著高端客戶走。去年3月,招商銀行威海路支行從繁華的臺東商業街搬遷到了山東路上的廣發金融大廈,2006年上半年,他們又將在臺灣路開設一家支行。招行有關負責人解釋說,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招商銀行青島分行已經發展形成了廣泛而堅實的以年輕白領、商業精英等高端忠誠客戶群體。招商銀行青島分行無論搬遷還是開設新支行,都是為了將網點布局進行優化,開拓目標客戶市場領域,為CBD的白領和商務精英提供更為便捷和高效的金融服務。
從粗放走向“精耕細作”
業內人士認為,伴隨著競爭的日趨激烈,無論是中資銀行還是外資銀行的網點擴張正在從以前的粗放式變為現在的精耕細作式。除公司業務需要網點優勢外,在個人金融服務業務中,龐大的分支網絡必不可少。但是網點的擴張必須建立在有效的市場需求上,畢竟每開一個分支機構都要投入大量資金,如果在當地沒有足夠客戶,那就會存在很大的經營風險,因此網點的增與減與商業銀行的經營效益、成本核算有直接的關聯,優化網點布局,以最低成本換來最高效益,成為銀行家們的共識。(本報記者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