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項技改投資不足百萬300家企業獲益超過5億 “小改小革”助推萊陽經濟大發展 本報萊陽訊日前,萊陽市鍋爐檢驗所自行研發的《預防鍋爐超壓裝置的改進》項目,在全市1噸以上鍋爐被廣泛應用,使鍋爐事故率降低30%以上,為全市近百家企業節省維修費用120多萬元,而這一技
改項目投資尚不足1000元。今年1—11月份,該市共完成技術創新項目360多項,其中依靠自己職工自主研發的“小改小革”項目就達100多項,這些小技改項目被推廣運用到340多家企業中,每年可使企業獲益超過5億元。 在打造膠東半島制造業基地的戰略中,萊陽市注重引導企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發揮職工聰明才智,提高產品科技含量。該市龍大、魯花、鴻達、華源萊動等企業都建立了自己的科技開發中心,圍繞自己的產品特點和生產流程,每年都研發近百項“小改小革”成果,從而使企業始終走在同行業前列。與此同時,近幾年來,該市還涌現出100多家規模不大,但卻具有“專、精、特”特點的“小巨人”企業,這些企業普遍抓住一、兩個并不被看好的冷門產品,鍥而不舍,加大技術創新力度,最終成為某一領域的佼佼者。該市昌譽密封件產品有限公司原是一家為汽車、摩托車生產油封的中小企業,生產效益可觀,但該企業沒有滿足現狀,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技術創新,他們自行研制的“粘接式聚四氟乙烯汽車發動機油封”大大提高了油封的耐磨性,已先后為沈陽新光、哈爾濱東安、江西五十鈴、玉柴、二汽康明斯等知名發動機廠提供配套,并遠銷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該公司年產值、實現利稅、出口創匯山東省同行業老大的地位進一步鞏固。除此之外,大柴缸蓋、協和食品、大易化工等一批小巨人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已經成長為該市頂天立地的大企業集團,年實現銷售收入均超億元。 另外,該市還積極把“小改小革”成果應用到企業節能降耗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該市熱電廠自實行熱電聯產后,通過對汽輪機等設備的改造、低真空循環水供熱管道的敷設,僅一期工程的運行即節約標準煤2.5萬噸,減少粉塵排放2460噸。同時,該廠還將發電中產生的粉煤灰送往磚廠和水泥廠,用來生產標準磚和水泥,既節約了能源,又降低了污染,從而實現了電廠粉煤灰的零排放。據初步統計,今年該市萬元GDP能耗同比降低了6.9%,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由62%提高到65%。全市萬元GDP水耗同比降低1.6%,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由72.67%提高到77%。看起來并不起眼的“小改小革”,極大地促進了該市經濟的快速發展,2005年1—10月份,該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76.1億元,增幅41.90%。(本報記者徐瑞蔓本報通訊員蓋新章侯方杰王海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