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韓國CYBERICS株式會社總經理申明淳,攜帶著一摞“中國城”商業文案,如約來到煙臺。
申明淳何許人也,由他掌門的CYBERICS株式會社是一家什么類型的公司?記者了解到,創建于2003年的CYBERICS株式會社,是一家經營很特別的韓國企業:
該公司最初經營的是物流業,今年5月起開始創建主題商場———“中國城”。
對于這個轉變,申明淳說:“在韓國,越來越多的韓國人聚餐流行吃‘北京烤鴨’。大小酒吧里,咖啡現如今被中國茶搶了風頭。而能哼唱流行中文歌曲的人也開始增多起來。‘中國熱’就是我們經營‘中國城’的創意所在。”
“我們要建韓國的‘唐人街’!”對于自己的事業,申明淳豪情滿懷。而事實上,“中國城”事業也的確不是韓國人的一廂情愿。記者了解到,目前,領跑國內衣服鞋帽前沿的廣州白馬商務市場,中國最大的古玩市場———北京的潘家圓,執全國家電牛耳的海爾電子,以及以玩具和雜貨響譽全國的浙江義烏客商等,都向CYBERICS株式會社拋去橄欖枝,這其中,也出現了近30家煙臺實力企業,他們有集體企業,也有私營企業,麾下經營范圍包括餐飲、服裝、農副漁產品和電子產品等。
“‘中國城’在韓國已非星星之火。中韓商家取得雙贏的案例也很多。”前段時間專程赴韓國考察的珠璣集團老總陳江遠說,韓國建起的第一個成規模的中國城———“一山中國城”,斥資55.31億元人民幣,是集納了中國飲食、商業、文化、教育、商務和居住的綜合性大型社區。它的周邊因匯聚了SBS、MBC兩大電視臺,LG、飛利浦等跨國公司,還有國標醫院、上巖世界杯賽場等公共設施,并且緊鄰多條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僅餐飲業,就吸引了全聚德、東來順等40多家國內知名企業加盟。
30余家煙臺企業掘金“中國城”,前景究竟如何呢?曾考察“中國城”的芝罘區鳳凰臺街道辦副主任張魯江信心十足。
張魯江給出了幾條理由:其一,“中國城”地角屬黃金地段,經營上不缺乏流動客源;其二,“中國城”是特色鮮明的主題商場,不同于樂天百貨商店、現代百貨商店、易賣得等。而且,煙臺對韓貿易頻繁,知名度和美譽度都是合作的自然資源;其三,
籌辦“中國城”,韓國商家更遠的視角在于它可創造一個有利投資的環境,促進中韓商界合作,租賃費用等成本也并不高。
新橋集團負責人張總說,商界競爭最后的贏家并非就是一個,煙臺的特色商品繁多,同樣可以有所作為。申明淳此次專程來煙,也說明韓商的迫切愿望。
采訪中記者感受到:相比韓國商家的長遠眼光和聰慧的頭腦,煙臺企業并不遜色。“緊鄰我市的威海,他們的‘韓國服裝城’成為游客必去之處。我們也期待著與韓國合作,建立一個更規范的‘韓國城’!”鳳凰臺一家高科技公司老總說,威海市擁有800余家韓國企業,煙臺對韓地緣優勢并不差,企業也應該在這方面效法。
在涌起“中國熱”的韓國,煙臺企業能否達到預想的結果?通過合作吸引韓資,在煙臺建起“韓國城”的美好愿望能否實現?我們拭目以待。 記者 孟憲臣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