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社區醫療在全國“擺龍頭” 走進天津的不同社區,記者總會碰到挎著出診包巡診在小區里的“白大褂”,這是活躍在天津社區里的一道亮麗“醫患風景”。“電話一打,醫生就上門”。如今,對于居住在天津各個社區的居民來說,請家庭醫生上門看病已不再是一種奢求。
&n
bsp; 家住天津市河西區天塔街育賢里社區的孫慧琴老人,是一位集糖尿病、高血壓、陳舊心梗及腦梗塞于一身的30年“老病號”,以前連生活自理都困難,用她老伴趙大爺的描述:“只要一犯病,就得趕往醫院搶救”。現在好了,自從其社區有了醫院,老人不僅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戰勝了病魔,如今,行動自如的她不僅承包了家中所有的家務,還被當地評選為“健康明星”。 社區醫院醫生對患病老人、殘疾人定期上門診療、護理,提供家庭病床、慢性病家訪等服務,需轉院治療的病人,由醫生負責指導轉診,行動不便老人、殘疾人生病,社區醫生義務出診,24小時隨叫隨到。有的社區醫院還向特困低保、困難老人發放“解困卡”,持卡就醫免收掛號費,藥品費減收20%,大型儀器檢查費減收30%。
“有了小病不出社區,有了社區醫療不出家門”。受益于社區衛生醫療的居民,感受最深的就是社區醫院的這種“零距離”服務。
北京:將中醫專業觸角伸向社區
與天津社區醫療服務理念略有不同的是,北京中醫醫院進駐社區所打的醫療招牌是“中醫專業服務”。自2002年以來,北京中醫醫院先后在北京冠城園、三眼井、外企服務總公司、玫瑰園等開設了社區醫療站,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為一手將“中醫專業服務”理念推進社區的策劃者———北京中醫醫院門診部主任王國瑋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中醫運用整體觀念,通過‘望、聞、問、切’給予辨證施治,實行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個性化診療服務。因此,中醫搞社區服務更具有優勢。”王國瑋認為,中醫中藥因為具有“簡、便、效、廉”的特點,所以容易走進社區進入家庭。在社區可以開展康復、非藥物治療、心理咨詢、家庭護理以及針灸、拔罐、按摩、刮痧、理療等,這些是方便、易行、易接受、深受歡迎的中醫療法。
“在社區,老百姓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專家門診;可以輸液、打針、抽血、針灸;做神燈、拔罐、霧化吸入等治療;如做生化檢查,護士抽完血,直接將血樣送到醫院,化驗報告出來之后,還負責送回社區。醫院還承擔了一個養老院的巡診工作,專家定期到養老院為老人診療。”王莒生院長認為中醫醫院在社區會大有作為。她說:“實踐證明,中醫進社區優勢明顯。中醫是一種內容豐富、成本低廉、深受百姓歡迎的‘省時、省力、省心、就近就便的醫療服務模式’,它的發展適應了我國人口老齡化、疾病慢性化的特點。”羅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