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國樓市風云跌宕,2006年中國樓市又將去向何方?政策調控又會有何新動向?近日,在上海2005中國住交會上,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淮,原建設部副部長、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會長楊慎以及中國房產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顧云昌紛紛發言,預測2006年中國樓市走勢。
陳淮:鼓勵普通住房消費
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淮說,第16屆五中全會及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剛剛結束,如果我們一言以蔽之進行歸納,那么2006年的政策將是鼓勵住房消費年。大家一定要聽好這一句話。陳淮接著說,2006年是鼓勵住房消費年,但住房消費是指鼓勵普通商品房消費,這是第一條,而且是普通商品房里鼓勵和支持自住性的商品房消費。擴大內需可能是2006年實現國民經濟穩定運行的關鍵,也是經濟政策中最引人注目的重點。鼓勵住房消費當然是擴大內需里面的核心內容之一,不過鼓勵的是消費普通商品房,而不是豪宅。
隨后,針對具體房產政策,陳淮表示,在2006年有四個方面會有變化。一是政策職能、市場職能將得到進一步區分,也就是進一步把該政府和市場各自該做的事情明確分開;二是進一步分清短期問題和長期問題,把市場發育過程中的一級市場、二級市場、三級市場的結構關系搭好,使我們有機會更加深入充分保障政策的完善和老百姓住房的需求;第三是要把局部的市場變化和全局普遍性的問題分開,將不存在給全國所有的城市吃都管事的藥,進一步因地制宜將是2006年政策調整中引人注意的一個動向;第四是進一步明確和劃分總量調控與產業調控之間的關系。在2005年我們很多時候把一個概念用在不一樣的地方,差不多是用木頭棒子來解決金屬推銷的問題,在2006年將會有所調整。
楊慎:房地產地位更突出
“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方針會有一定變化。”在上海住交會上,楊慎也對2006年的樓市發展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2006年將不再是緊縮性調控,而是緊縮性調控和擴展性調控并行。房地產投資將得到進一步的弱化與限制。
而這也是緊緊圍繞著明年中央經濟整體調控進行的,因為明年的宏觀調控就是擴展性調控,防止通貨緊縮。為此楊慎特別提出了明年的兩個堅定不移:一堅定不移解決房地產業發展中突出的問題,第二個是要讓房地產穩步發展。
而在趕赴上海前一天也就是12月15日,楊慎在北京也曾就此發言。他表示,在現有基礎上,明年要繼續調控,但不再增加調控力度,而是適當地放寬、放緩對房地產的調控制約,使這個產業朝著更加寬松、更加符合市場規律的方向發展。他說,在11月30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國家領導人對今后房地產業做出了最新的概括和論述。在以前我們是將房地產業定位為支柱產業,但此次會議卻將之提升為“重要支柱產業”,這個變化應該引起注意。因此在明年,房地產業作為我國現階段重要的支柱產業和消費熱點產業這肯定是要堅持的,同時也要堅定不移的解決其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堅定不移促進其穩定發展。
顧云昌:三大問題值得關注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秘書長顧云昌認為,在來年,有三個問題最值得關注。
首先要關注的是新型性指標對未來樓市的影響。比如,最重要的指標是土地銷售和開發的增減。我們看到2004年的土地供應量減少,這對今后兩三年的樓市會帶來什么影響,這一點各地政府和開發商都應該關注。其次應該關注的是,我們現在提倡投資的多元,但產業資金等相關政策又什么時候能夠出臺?銀行在說,信息資金應該能夠成為中國的動向,這又意味著什么?再者就是如何改善產業結構問題。中國的消費市場,老百姓買房正向中等收入家庭轉移,而這個群體的購房能力是有限的。但一些開發商偏偏喜好“肥大癥”,如何改善這里面的結構值得我們考慮。
顧云昌表示,他希望2006年是一個樓市區域理性化的市場,重點要突出一個“穩”字,也就是價格平穩。同時要加快住房節能綠色化的市場,凸現一個“綠”字。還有就是融資的多元化,要突出一個“督”字。只有在“穩”“綠”“督”的基礎之上,我們才能實現2006年樓市又快又好的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