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部崛起“南昌制造” 訪南昌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龔建華
“提起南昌,大家都會想到‘滕王閣’和‘八一起義’,但許多人也許并不知道,除了擁有山水秀美和革命傳統之外,今天的南昌正以打造現代制造業重要基地為目標,在全國中部崛起的大潮中煥發出勃勃生機
。” 昨日上午,率團前來青島舉行投資推介會的南昌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龔建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開門見山地提出了推介的目的:“與其坐等各地投資者來了解南昌的新變化,還不如主動出擊,把這個現代化的城市及其蘊藏的巨大潛力展示給大家。”
龔建華告訴記者,為改變過去江西地區留給人們的“欠發達地區”的印象,南昌市近幾年在中部崛起戰略中,提出了實施“兩大戰略”———大開放主戰略和打造現代制造業重要基地核心戰略;做好“兩篇文章”———建設現代區域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文明花園英雄城市;實現“兩個轉變”———由封閉型思維方式向開放型思維方式轉變、由計劃經濟模式向市場經濟模式轉變。
“在這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建設制造業重要基地戰略。”為什么呢?龔建華解釋說,當前,經濟全球化及國內產業從東部向中西部擴張轉移的浪潮,加上中部自身的發展需求,使南昌又面臨著一次千載難逢的發展戰略機遇。“抓住了這種黃金海岸漲潮的戰略機遇,我們就可以借助一條捷徑投入世界的懷抱,并迅速做強做大。”
對于如何實施現代制造業基地建設戰略,龔建華表示,對內,重在提高三個“度”,即向廣度、深度和高度發展。廣度就是載體壯大,兩個國家級的開發區,省級、縣級工業園區也都取得長足發展;深度就是整個產業向配套延伸,逐步形成了汽車、家電、光機電、生物醫藥、紡織服裝等五大產業鏈,并帶動了其它教育文化、商務物流的提升;高度就是培育一大批具有競爭性的制造業蓬勃發展,微電子、光電子等站在現代制造業潮頭的高科技產業取得長足發展。
“對外,則要進一步加強區域合作,承接沿海產業梯度轉移。”龔建華認為,當前,國內區域發展越來越重視城市間的互補合作。在過去幾年里,南昌逐步加大了與沿海發達城市之間的經貿、人才、科技、信息等多個領域的合作,特別是與長三角、珠三角、閩東南三角區城市的合作。他說,今后南昌將進一步從思維、體制和產業三個方面加快與沿海開放城市的對接,尤其是要大力開拓與環渤海經濟圈的合作領域。
“而青島,不僅是我們開拓環渤海經濟圈的主‘戰場’,而且也是借道開辟日本、韓國等國際市場的‘橋頭堡’”龔建華說,青島擁有一大批諸如海爾、海信、青啤等知名企業品牌,并在自主創新方面為國內企業樹立了典范,“青島制造”已經名揚四海。南昌要迎頭趕上,迅速唱響“南昌制造”的品牌,必須加強與青島等重點沿海開放城市的互補與合作。同時,南昌還將利用青島與日、韓的密切合作關系,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
說起招商就不得不談到投資環境優勢。據了解,南昌市除了水電成本、勞動力成本較低以外,軟環境建設方面近些年也實現了重大的轉變。時下,南昌各級干部以支持創業、服務創業為己任的做事態度,已成為客商投資南昌的重要砝碼;“只服務、不添亂,只設路標、不設路障,不講不行的理由、只找可行的辦法”,已成為南昌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人員辦事的真實寫照;“客商為貴、誠信為本、效率為重、配套為要、回報為先的五大理念”,是南昌上上下下招商的行動準則。
龔建華最后指出,作為環渤海經濟圈的核心城市之一,青島還在工業園區建設、城市管理與經營、文化教育等社會事業發展方面具有很多好的做法和經驗。我們此次組織這么龐大的黨政代表團來到這里,就是希望能夠充分學習借鑒青島在改革開放中積累的經驗,并期望通過加強雙方在工業、科技、商貿、文化、信息等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建立長期穩定全面的友好合作關系,通過優勢互補推動兩市工業現代化和城市現代化共同進步。本報記者鄒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