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貿組織香港會議閉幕。國際媒體認為會議達成了一項旨在消除全球貿易壁壘、推動國際貿易的新協議。
在這次會議上中國成為窮國的代言人,堅定維護窮國利益。
德新社:經過6天激烈的討價還價,世界貿易組織的談判代表們在18日結束第六次部長級會議之際達成了一項旨在消除全球貿易壁壘
、推動國際貿易的新協議。
路透社: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拉米18日說,該組織成員在香港達成的一攬子協議使得拖延已久的多哈貿易會談重新回到軌道上。
美聯社:世界貿易組織的談判代表們18日在達成最后協議方面實現了突破。但削減貿易壁壘方面取得的進展并不大,令一些成員大失所望,而且加大了希望在明年年底之前達成一個全球貿易協議的世貿的壓力。
在經過整夜的會談之后,談判代表們解決了會談中最具爭議的問題。根據18日散發的一份最終草案的復印件,各方一致同意在2013年之前取消農產品出口補貼。該草案還解決了棉花出口補貼問題,并且制訂了向世界最貧窮國家提供特殊貿易優惠的一攬子計劃。巴西外交部長塞爾索·阿莫林說,這一草案是“合情合理的”。草案還把2006年4月30日作為一個新的最后期限。在這個日子之前,各方必須制訂出降低農業和工業的關稅和補貼的具體細則。
中國堅定維護窮國利益
西班牙《國家報》17日發表文章說,中國是窮人的代言人。中國政府在香港舉起了保護不發達國家的大旗,要求在一切有關世界自由貿易的協議中給予這些國家優惠待遇。中國認為,這是增加這些國家對于多哈回合談判信心的方法,用中國商務部長薄熙來的話說,也是避免由于窮國與富國之間不平等而造成的貿易“災難”的途徑。“如果生活在貧困當中的農村人口遭受更嚴重的沖擊,那就很有可能引發一場災難,屆時發達國家也不得安寧”,薄熙來說。中國代表團在香港會議期間“堅定地”呼吁給予那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不發達國家以特殊待遇,包括對一些關系到這些國家“食品安全”或“農村發展”的產品實施減免關稅政策。為此,北京正在與一些新近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國家積極合作。
積極履行援助承諾
文章說,盡管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時間不長,但卻對世界貿易貢獻巨大。薄熙來指出,自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對農產品的關稅已經從54%降至了15.3%,對工業產品的關稅也從42.9%降至了9%。北京支持到2010年消除對所有農產品的出口補貼,并給予49個不發達國家免關稅和免配額的待遇,同時給予它們由發展中國家提出的“特殊產品”和“特殊保障機制”的待遇。“作為剛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國家,中國擁有一些特殊利益,但都是一些合法利益”,巴西外長塞爾索·阿莫林表示。在對不發達國家表示出的支持承諾中,中國政府還不忘提出今年8月做出的免除38個亞洲和非洲國家總額達17億美元債務的決定。
(完)
責任編輯 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