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是曹操的堂侄女婿!”12日,四川學者沈伯俊的這一“驚人發現”經媒體披露、轉載后,網上評論一片嘩然。網友對堂堂學者“潛心20年”研究該問題提出質疑,稱此事《三國演義
》中交待得很清楚,屬于“地球人都知道”之類,怎么突然成了“驚人發現”?昨日本報就此事采訪了相關人士。
張飛強搶良家婦女?
1月11日,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三國演義》學會副會長沈伯俊向媒體透露,據《三國志·魏書·諸夏侯
曹傳》注引《魏略》記載:建安五年,夏侯淵堂侄女、夏侯霸之妹出行樵采,為張飛所得。
飛知其良家女,遂以為妻,產息女,為劉禪皇后。論起輩分來,張飛算是夏侯淵的堂侄女婿。曹操是夏侯淵的族兄,而張飛是夏侯淵的堂侄女婿,那么,張飛也可以說是曹操的堂侄女婿。
何為“為張飛所得”?原文語焉不詳。沈伯俊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得”即為“得到”,當時正值劉備第二次占領徐州,張飛外出打獵時看到了夏侯霸的妹妹,也不知道她的身份,“反正就把人家弄走了,肯定不是明媒正娶。”
“驚人發現”被人笑掉大牙
兩個分處不同陣營的死對頭竟然是親戚!《天府早報》稱其為“驚人發現”,但讀者卻不肯買賬。
“《三國》中,劉禪對投降的夏侯霸說,自己是他的親戚,因為他的皇后是張飛的女兒,而張飛的老婆是夏侯家的女兒,看過《三國》的人都知道!”有人引經據典,稱花20年研究此類問題純屬“吃飽了沒事干”。
“周瑜和孫權之兄孫策是連襟,而孫權是劉備的大舅子,三國人物大多親連親,這算什么新聞?”也有人把矛頭指向記者,說這樣的報道讓人笑掉大牙。
“這些專家拿著國家的錢,就研究這些東西?”一則評論質問道。
學者沒死盯著親戚關系
“‘張飛和曹操是親戚’是我一篇文章的標題,記者把這個事提出來當新聞點。”沈伯俊向本報解釋,他并非花20年埋頭研究張飛曹操。關于《三國》的書他出了十幾本,類似的文章發表過一百好幾十篇。
“親戚關系本身是史實,而為什么羅貫中沒寫這事,是因為不想描寫家庭生活而有意舍棄,抑或是擔心會模糊作品‘尊劉抑曹’的思想傾向?這就成了文學研究。”沈伯俊稱,親戚關系不過是研究中很小的話題而已,研究這些問題,只不過想給讀者開闊視野,幫助他們從更廣闊的角度看待《三國演義》這一經典名著。
采訪沈伯俊的記者表示,四川人對此類問題猶為關注,選擇這個點是想“從一個鮮為人知的角度介紹三國文化”。網上評論這位記者也看了,他覺得大多“口無遮攔”,不明白中國人為什么要研究《三國》,為什么要發掘三國文化。
學術不對胃口先別急著掐
“拿文學作品和歷史事實相互對照,是歷史文學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社科院文學所中國古代小說研究中心副主任竺青認為,在這個問題上產生爭議,是因為學術研究和大眾文化間的差異造成的。“學術研究有自己的規范和興奮點,和大眾的取向不一樣。”
竺青以“二人轉”在表演時被央視叫停和《三國》學者被網友批評的比較來解釋“跨文化爭議”。“二人轉”本身屬于俗文化,有些動作街頭表演時必不可少,但進入電視這個大雅之堂后規范變了,所以被叫停。同理,張飛和曹操的親戚關系進入大眾傳播后遭到了批評。
“兩種文化是有邊界的,大眾文化無須指責學術不合胃口,學術也不應指責大眾沒有品位。”竺青說。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