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規劃局首次評選出島城“優秀規劃、建筑方案”,39個精品項目分別涉及公共建筑、居住、環境三大類
新聞背景
“現代藝術中心是一個具有濃郁海洋文化特色和廣泛群眾參與性的藝術主題廣場,她和雕塑
公園動靜結合,有機地融為一體……”
“東海路9號的建筑設計方案立意新穎,具有海洋文化特征;設計造型獨特,具有明顯的標志性;科技含量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在日前結束的青島市“優秀規劃、建筑方案”評選會上,與會專家對我市的部分特色建筑給予高度評價。據了解,此次評選中,青島現代藝術中心、青島東海路9號工程、濱海步行道一期分別獲得公建類、居住類、環境類特別獎,另有36個項目分獲一、二、三等獎。
“一個城市需要城市的特色精品建筑,有了精品建筑以后,就會提高這個城市的品位。我市目前正在建設全國重點中心城市、世界著名特色城市,建設精品工程,就是在向這個目標邁進。”在市規劃局,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了舉辦這次評選的目的。
隨著我市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每年建設的各類建筑項目不下1000項,設計單位超過170家。為了繁榮建筑創作,打造城市精品,鼓勵優秀設計單位和優秀設計者,提高我市建筑設計的整體水平,在全市市民中樹立人人都來關心精品工程的好風氣,市規劃局特意舉辦了這次評選活動,邀請知名專家荊其敏等做評委,對我市近年來的建筑工程進行評選。
據了解,此次評審分公共建筑類、居住類、環境類三個類別,最終從81個項目中選出39個優秀項目,像市民熟悉的濱海步行道一期、音樂廣場、機場航站樓,以及正在建設中的青島現代藝術中心等,都在這次評選中取得不俗的成績。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評選還特意針對居住類建筑設置了獎項,正在建設中的東海路9號項目,因其新穎獨特的造型、與周邊海洋環境的協調一致而獲得專家一致好評,被評為居住類特別獎;山水名園(一期)、領世華府、魯信未央花園、山海天別墅區、百通馨苑(一、二期)等住宅小區,也在這次評選中分獲一、二等獎。
“這些項目的規劃設計,具有實用性、時代感和地方特色,代表了我市建筑規劃的優秀成果!笔幸巹澗謱<医榻B,建設精品建筑,規劃設計首當其沖,如果設計不過關,這座建筑將成為城市的缺憾。此次評選出的建筑作品,將成為城市建設中的代表作品,為城市增添色彩。
目前這些建筑作品正在市政府門前的太平洋中心城市規劃展廳展覽,感興趣的市民可以到那里一睹這些精品建筑的風采。精品建筑實用先行
什么樣的建筑才叫“精品建筑”?這些精品建筑是怎樣評選出來的?記者就此采訪了此次評審的專家之一、青島市規劃局原總工張海岐。
張海岐告訴記者,此次評審的專家分三組,每組4人,都是建筑規劃設計領域的專業人士,其中包括天津大學的博士生導師荊其敏。由于精品建筑并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專家們在評選時,主要考慮了功能、美觀、經濟、安全、智能等各方面的指標。
首先是功能方面:評審專家認為,實用性應該是評價一個建筑好壞的第一指標。譬如住宅,戶型布局是否合理,居住功能能否得到滿足,使用面積能否最大化等,是居住者每天都能切身感受到的。以前有些建筑設計單位,因注重項目外觀而忽視了使用功能,結果造出來的房子不實用,戶型不合理,浪費了許多空間。
第二是美觀:這不僅是指建筑物的外形、外立面要好看,還要求和周邊環境以及周邊的建筑風貌相協調,像這次獲獎的東海路9號、山水名園等,就很好地與環境融為一體。建筑風格既要保持文化的延續,又要有時代特色。有些建筑照搬照抄歐式風格、美式風格,也不一定好看。
另外,節能、經濟、安全、智能等,也是評價一個項目好壞的重要指標。
建"精品"開發商有義務
作為開發商,在建設精品工程方面擔任著怎樣的角色?國際商務中心社區(領世華府)項目的開發商、青島國際商務中心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傳承,建筑風格應該符合這個城市的文化特色。開發商作為建筑的主要締造者,應該為城市奉獻精品建筑,這是開發商的自我追求,也是開發商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一座城市,規劃是起點,有好的規劃,才能提升可持續發展的力度。建筑與規劃是城市的重要部分,開發商在開發建設中,應該樹立“規劃第一”的理念,依法規劃,而不能隨意更改規劃。
未來精品建筑更具“人性化”
“一個理想的人居環境,首先是一個大的城市環境,其次是居住區的規劃,最后才是建筑內部的人居環境。建筑的發展趨勢,就是更加人性化。”在青島市建筑設計研究院,趙新華董事長向記者描繪了未來建筑的發展趨勢。
在趙新華的辦公桌上,擺放著規劃局剛剛發給他的一份傳真,就是此次評選出的39個精品建筑的名單,趙新華數了數,有9項作品是出自他所在的青島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是此次評選獲獎作品最多的設計單位。在趙新華看來,這些精品建筑雖然被評為精品,但仍然存在很多缺陷,未來的精品建筑,應該更加講究人性化、智能化,更加環保節能。
“未來的建筑應該更加講究實用,使用起來順手,這才是一個好建筑!壁w新華舉例稱,目前我市在售的項目中有個連排別墅項目,單套面積不足200平方米,卻分三層設計,結果一樓只有一個大客廳和廚房、餐廳,居住的房間全在二樓、三樓,來了客人還要下樓來開門,這就很不實用,設計時沒有考慮人性化需求。
我市目前有些建筑物采用大落地窗,這在氣溫較高的南方可能實用,但在氣溫偏低的北方,冬天就要浪費很多熱能。建設部強制要求建筑節能50%,這既是未來建筑的發展趨勢,同時也是對居住者的尊重,對人性化的尊重。建設節約型社會,在建筑領域同樣適用,這就要從設計階段就采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
建筑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們在里面生活或者使用,高科技、新材料在建筑領域的應用,景觀環境的創造,最終目的也都是為了讓人們使用起來更舒適。因此,以人為本,營造充分的人情味和舒適度,才是建筑規劃的根本。
獲獎項目點評
居住類特別獎:
東海路9號
此方案結合地域環境特點,設計造型獨特,具有明顯的標志性;合理組織利用建筑用地,場地空間有序;立面設計運用了鋼材料,科技含量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圖一)
居住類一等獎:
山水名園
此方案規劃布局好,建筑結合地形布置,與自然融為一體,整體效果好。住宅平面面寬合理、經濟,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風效果;立面設計簡潔、大方,變化有致。(圖六)
公建類特別獎:青島現代藝術中心
是一個具有濃郁海洋文化特色和廣泛群眾參與性的藝術主題廣場。項目中建筑物與觀景視線的空間設計,充分考慮游客觀感,對藝術中心周邊自然景觀的價值進行了最大限度的發揮和利用。
公建類一等獎:
新世界數碼港
該項目是一項綜合性的城市功能基建項目,由一個三層百貨店、兩棟高層寫字樓、一棟高層酒店式公寓和相應配套設施組成。在群樓三層屋頂精心設計了一個大型水景空中花園,將三座塔樓連接起來,作為人員流動的空中走廊和戶外休閑的場所。
公建類一等獎:
機場航站樓
在立面造型上主要體現青島的海濱特色,并把傳統文化與現代建筑風格相互交匯融合。航站樓沿弧形布局,舒展地鋪開,淡化了航站樓龐大的體量對旅客的壓抑感。一排排大型鋼結構落地拱形結構給人以現代建筑的高科技美感,內部設有大型水景噴泉,在站前區營造出園林景致。
環境類特別獎:
濱海步行道一期
該方案定位在現有濱海通道基礎上,依照現有地形趨勢,因地制宜,順應自然。完成了區段岸線的濱海通道的連接,使岸線景觀形成完整的序列;進一步完善了前海一線海濱觀光旅游系統,使岸線景觀的系統性與聯系性加強,形成了獨特的城市景觀。
精品項目名單
精品工程項目獲獎名單(居住類)
特別獎:青島東海路9號一等獎:石老人村改造一期———山水名園
二等獎:國際商務中心社區(領事華府)、魯信未央花園、山海天別墅區、百通馨苑一、二期
三等獎:膠州翰林苑、溫哥華花園、天福苑居住小區、上海廣場、順馳藍水假期、青島浮新小區靜湖朗園、青島裕龍科技大廈
精品工程項目獲獎名單(公建類)
特別獎:青島現代藝術中心一等獎:機場航站樓、新世界數碼港
二等獎:青島市圖書館、海洋大學科技綜合服務樓、市南軟件產業基地工程
三等獎:建設賓館改造、全統娛樂中心、中級人民法院、膠州金融商務中心、天泰奧城健康運動中心、佳世客黃島購物中心、外貿學校
精品工程項目獲獎名單(規劃環境類)
特別獎:濱海步行道一期一等獎:音樂廣場、山水明苑
二等獎:大劇院周邊地段城市設計、北姜社區規劃、興隆一路149號地塊規劃設計
三等獎:機場室外環境設計、青大東校區景觀、李村公園綜合設計、開發區石雀灘居住區、城陽丹山村“帆船小區”、開發區黃河路城市設計、料石場南側住宅規劃———建飛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