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共4大類30個單項指標我市“十一五”生態環保規劃編制完成 生態環境質量將基本滿足小康社會要求 本報訊 未來五年,我市將通過大力實施發展循環經濟重點工程、生態建設工程以及大氣和水污染控制、防治等八大環保建設工程,使生態市建設初見成效,生態環境質量基
本滿足小康社會的要求。這是剛剛通過專家評審的《青島市“十一五”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規劃》中提出的。 該規劃由市環保局主持編制。規劃在總結我市“十五”環保計劃完成情況的基礎上,確定了“十一五”期間我市環保工作的規劃目標,即到2010年,有效解決結構性污染問題;重點流域和區域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市郊和農村環境質量基本保持穩定;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得以遏制;環境監督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初步建立起具有青島特色的地方性環境法規體系;循環經濟工作全面開展,生態市建設初見成效,生態環境質量基本滿足小康社會的要求。規劃為此提出了環境質量、污染防治、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和環境管理能力共4大類30個單項指標,為我市下一步開展生態建設和環保工作指明了方向。通過對環保工作現狀的分析和對今后環境問題的剖析,規劃還提出了未來五年我市生態建設和環保的主要任務,確定了發展循環經濟重點工程、生態建設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及處置工程、輻射污染防治工程和環保系統自身能力建設等八大類工程項目,共分113個子項目。 由農業部環保所以及我市有關方面專家組成的評審組認為,該規劃內容全面、重點突出,規劃指標體系設置合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該規劃與青島市其它專業規劃銜接較好,提出的對策措施有一定的創新性,重點工程項目系統完整,重點突出,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本報記者 霍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