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三十五個主要城市排行 青島總部經濟發展能力躋身前十
本報訊首屆中國總部經濟高層論壇昨天上午在北京舉行。論壇上發布的《2005-2006中國總部經濟發展報告》,對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共35個主要城市進行了總部經濟發展能力評價,我市在其中名列第九位,躋
身總部經濟發展綜合能力第Ⅱ能級城市。根據有關部門的研究結果,我市適宜作為跨國公司或國內大企業集團的區域性總部。同時,我市市南區被確定為首批總部經濟發展實踐基地。 依據總部經濟理論、總部經濟發展的一般性條件,城市總部經濟發展能力評價指標體系主要考慮了基礎條件、商務設施、研發能力、專業服務、政府服務和開放程度等要素。根據評價結果,處于第Ⅰ能級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三城市,第Ⅱ能級城市包括深圳、成都、杭州、天津、南京、青島、武漢,另外25個城市分列第Ⅲ、Ⅳ能級城市。
報告認為,青島基礎條件相對較好,交通條件較好,經濟實力相對較強,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等各項指標在35個城市中均居于前十位;開放程度較高,與周邊區域之間的人員聯系也比較頻繁,對外來人口吸納能力也相對較強;研發能力相對較強;政府服務水平較高,政府服務績效、政府政策公開透明度、投資者滿意度等指標均相對較高。但是,青島也有一些不足,包括社會基礎相對較弱,商務設施較落后,金融保險等專業能力也相對較弱,特別是資金供給能力、金融貸款服務能力尚落后于東部沿海其它城市等。報告認為,青島企業總部聚集區特征較為鮮明,南京路以西1平方公里的區域是青島國際商務核心區,并已初具規模。
據了解,總部經濟現象在我國主要始于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這種新的經濟模式能夠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的戰略資源優勢,成功避免因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等壓力造成的不利影響。總部集中的城市一般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才、資本、信息等創新要素向該城市流動,并獲取更高的利潤回報。
作為首屆中國總部經濟高層論壇的協辦單位之一,我市市南區區長李眾民在論壇上介紹了該區總部經濟發展的情況。近年來,市南區根據自身區情,積極發展一樓三業(樓宇經濟及金融業、軟件業、旅游商貿業),加大對具有產業帶動作用和影響力的企業區域性總部、財務總部、銷售總部等高端機構的招商力度,2004年各類總部達286家,截至2005年上半年已增加到315家,成為我市總部經濟發展最為活躍的區域。(本報記者姜慧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