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山東省軟件工作會議傳出好消息,“十一五”期間,山東省計劃加大政策措施,爭取培植形成30個過億元的龍頭企業,力爭建立10個軟件工程中心,培育20個名牌軟件產品,實現山東軟件業跨越式發展,使山東軟件產業“硬”起
來,總體水平位居國內前列。
目前,山東軟件業還太“軟”,來自山東省信息產業廳的信息顯示,目前,除浪潮集團、海爾等極少數企業外,山東省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的軟件集團并不太多,從事軟件開發生產的企業有800多家,能有資格被政府認定為軟件企業的目前只有307家,多數軟件企業規模還較小,軟件開發人才分散,自主開發能力相對較弱,與上海、北京、江蘇等地相比,山東軟件業在產業規模、創新能力、環境政策、資金扶持、發展后勁等方面,還有較大差距,這和山東經濟大省的地位并不相稱。
特別是最近,山東軟件業原龍頭———中創軟件竟然傳出被打包拍賣“鬧劇”,山東軟件業的尷尬現狀頓時成為國內關注的焦點。山東軟件業如何實現跨越式發展?如何不拖山東經濟發展后腿、并成為山東經濟發展的引擎?這成為擺在決策者面前的難題,調整軟件業產業結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加大扶持集成電路設計產業、改善發展的軟環境等已成為山東軟件業亟待做的系列大事。
見賢思齊,勵精圖治,本次軟件工作會議就今后山東軟件業如何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廣泛征求了意見。山東省信息產業廳有關負責人提出,在“十一五”期間,山東將加大政策措施,使上述問題得到切實解決。爭取到2010年,使山東省軟件市場銷售額增長到1000億元,約占國內軟件市場銷售額的10%,初步把軟件產業建設成為山東省信息產業中的重要支柱產業,總體水平在國內位居前列。(完)(記者高祥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