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上午,濟寧市微山縣一孕婦在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產下一對罕見的連體女嬰,兩姐妹胸腹部相連,共用一個心臟和一個肝臟,其他臟器基本正常。
醫院婦產科醫生說,孩子的媽媽是11月27日住進醫院的,當時已懷孕37周,當天上午進行了剖腹產手術,這對連體女嬰重4.1公斤,屬于低體重兒。經檢查初步確定這
對小姐妹共用一個心臟和一個肝臟,胸腹部相連處約有11厘米,小姐妹的其他臟器官基本發育正常。
這對連體女嬰的父母是微山縣的普通農民,孩子爸爸今年32歲,媽媽已36歲。孩子出生前,B超已發現嬰兒連體,但夫妻倆心存僥幸,堅持把孩子生下來。孩子出生沒有給他們帶來喜悅,更多是迷茫和焦灼。孩子的父親一臉無奈地說,家里經濟條件很差,來醫院做手術的3000元錢都是從親戚那里借來的,現在孩子出生了都不敢往村里抱,怕村里人知道了笑話。以后還要不要給孩子做手術,出院后把孩子放到哪里,夫妻倆一臉茫然。
濟寧一產婦生下連體女嬰的消息引起熱心讀者的關注。12月1日,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有關負責人表示,如果孩子家長同意的話,醫院愿意為這對連體女嬰免費實施分離手術。
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于世鵬副院長告訴記者,從目前的檢查結果看,這對胸腹部相連的女嬰共用一個心臟和一個肝臟,其他臟器基本正常,分離手術還是有一定可行性的;另外,由于僅有一個心臟,手術如果成功的話也只能保全一個孩子的生命。因此,分離手術不僅僅是個單純的醫療問題,還需要考慮到法律規定、倫理道德等多方面的問題,需要得到孩子家長和有關部門同意才能實施。
據了解,12月2日,院方將組織醫院的小兒科、心臟外科、肝膽外科、麻醉科等方面的專家對連體女嬰的身體狀況、手術可行性等方面情況進行專題論證。如果手術可以實施的話,濟醫附院將邀請北京、上海等地的專家進行會診。
孩子的父親告訴記者,如果院方愿意為孩子免費實施分離手術的話,他們會考慮的。
連體嬰血型指紋相同
連體嬰是一種極為罕見的妊娠現象,它由單獨的一個受精卵分裂而成。與正常的單卵雙胞胎妊娠過程不同的是,受精卵在最初兩星期內沒能完全分離,局部分離的受精卵繼續成熟,結果便形成了一個連體的胎兒。這一般發生在懷孕的最初兩周左右,兩個胎兒具有相同的染色體核型、同一性別,血型、毛發顏色、指紋等均相同。
醫生通常將連體嬰分為顱部連體雙胞胎、胸腹連胎、臀部連胎、坐骨連胎、臍部連胎等情況。(張建麗 高建璋 張宏磊)
責任編輯 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