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號文’絕對是一個好消息!”青島一家醞釀上市的民企負責人李經理興奮地說。
本月初,國家外匯管理局“75號文”正式施行。開放國內民營企業赴海外“紅籌上市”,即民企股東可以個人名義在英屬維爾京群島等國際避稅島上設立殼公司,融資收購本人持有的境內民企股權,以尋求海外上市。
錦上添花,海外證券交易市場也對青島頻拋橄欖枝。本月16日,青島舉行本地企業倫敦上市融資推介暨洽談會。倫敦證券委員會成員馬克斯·奧特李先生說:“如果進展順利,青島兩家民企有希望于明年實現英國上市。”
值得關注的是,洽談會當天,有30多家對在英國上市感興趣的島城大中小企業有關負責人,參加了這次推介會。
而在已經完成專家論證的《青島市資本市場發展十一五規劃》中,如此寫到:“發揮青島資本市場在山東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龍頭帶動作用,爭取到2010年,把青島建設成為山東乃至周邊地區資本市場最發達地區。”
目前,青島資本市場建設后備資源形成一定規模,企業上市“條條道路通羅馬”,呈現厚積薄發態勢。“隨著國家政策的解凍、多種途徑的成功運作,青島民企上市將迎來明媚的春天,”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說。
企業上市青島后勁足
據了解,在此次倫敦上市融資推介會之前,今年島城已先后舉行過“2005青島企業香港上市推介暨洽談會”、“2005青島企業韓國上市融資推介暨洽談會”。市發改委資本市場發展處處長邱學東說:“還有部分海外證券交易所與市發改委積極聯系,要到青島來舉辦推介說明會。”
對此,業內人士如此評價:海外交易市場如此高規格、高密度地進行上市融資推介,在全國同等城市中也不多見。
為何海外交易市場紛紛看中青島?用馬克斯·奧特李先生的話來講,就是“青島蓬勃的經濟吸引了我們”。
在市中小企業局融資指導處副處長苗強看來,作為境外上市的重要主體,我市民營企業迫切需要政府搭建平臺,與國際資本市場對接。“目前,青島資本市場建設后備資源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眾多擬上市公司已引起國際金融機構及國際資本的熱切關注。”
邱學東告訴記者,目前我市企業上市后備資源豐富,其中,四五家正在實質操作之中,還有一批企業正在培育期內。
苗強透露,市中小企業局正在運作部分民企赴日本上市。在他看來,多種融資渠道競相向青島企業敞開大門,可以有效解決資本市場發展不平衡,市場品種、融資渠道比較單一的問題。
政府積極支持企業上市
據市發改委統計,經過20多年的發展,通過利用資本市場支持經濟發展的戰略,我市累計實現上市融資達124.2億元,戶均融資超過10億元,戶均融資量居全國同類城市之首。
截至目前,我市已上市公司12家,發行股票13只,主要集中在香港地區。其中,海爾、青啤、海信、澳柯瑪、雙星等一批上市公司通過資本市場不斷增強其品牌、市場優勢,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年,青島市《關于進一步推進企業上市融資的意見》的頒布是一個信號!”李經理說。在準備上市企業最為關心的政策方面,青島今年有了大手筆。今年6月16日,青島市《關于進一步推進企業上市融資的意見》以市政府名義正式頒布。《意見》對上市融資企業的高管,按其融資額給予20~100萬元不等的獎勵。
與此同時,《青島市資本市場發展十一五規劃》(簡稱《規劃》)在有關方面的積極支持下,已經完成專家論證和整個編制工作。
根據《規劃》,到“十一五”末,力爭使青島各區市至少一家上市公司,港口、海洋、旅游、基礎設施等體現我市產業特色的領域實現上市突破,直接融資比重、證券化比率等指標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
據了解,明年,青島市還將加大上市資源挖掘和開發,進行前期培育,形成上市一批,申報一批,儲蓄一批的良性發展格局,為企業持續上市融資打下基礎,促進我市經濟的快速發展。
差距還有多大?
盡管在資本市場建設方面,我市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仍存在一定問題和不足。其中,青島證券市場的規模較小,發展相對落后。市發改委的統計數字顯示,2004年,我市融資額中98%左右是間接融資,直接融資僅占2%強,資產證券化率13.6%,低于全國27.1%的平均水平。
業內人士稱,通過證券市場累積融資額占全國總量的1.1%,而同期我市GDP占全國總量的1.6%,說明我市對證券市場的利用效率與經濟發展水平相比尚有差距。
目前,上市公司沒有完全體現出青島經濟發展的實力和優勢,行業、地區分布不合理,傳統行業上市公司占75%,而反映我市經濟特色領域的企業尚無突破。
近幾年,國內不少地區十分重視資本市場的發展,如杭州提出要把上市融資作為現代招商引資形式抓緊抓好;大連提出了利用資本市場振興大連,這些地區紛紛設立專門的政府辦事機構,并出臺鼓勵政策全力推動。僅在無錫市,已有31家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總額達到145.6億元。
對此,苗強說:“目前,青島市上市企業數量太少,與無錫、杭州、寧波、大連等城市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與青島的經濟地位也不相稱。”邱學東進一步分析,南方與北方企業的特點不同,青島等北方城市一般把這個額度用于一個資產優質的大企業,如青島的海爾、海信、青啤等。“相對來說,忽略了小企業的發展。”
目前,我市已經成立了“資本市場發展小組”,協調上市融資遇到資產、土地的問題,尤其是對于科技含量高、成長快的企業,政府將不遺余力地進行扶持。
“青島在這一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春天的腳步已經近了,”市發改委一位負責人如是說。
本報記者 宋大偉 柳妮
通訊員 邱學東 張霞 王洪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