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國帶給J.D.Power的收益可能更為可觀,但DavePower顯然沒打算將亞太區總部搬到中國,也許他還在顧慮,這個充滿賺錢機會的市場恐怕并不是一個成熟的市場。
不論是通用的老總瓦格納,還是寶馬的掌門人龐克都對他畢恭畢敬,甚至連一向桀驁不馴的雷諾-日產總裁戈恩也要讓他三分,這位現年73歲,一臉花
白胡子卻目光矍鑠、行動有力的老者,就是市場訊息服務公司J.D.PowerandAssociates的創辦人JamesDavePowerIII,就是他不惜走差異化道路另辟“曲徑”,建立了一套權威的汽車評估系統。而今,隨著J.D.Power上海辦事處的建立,其在中國的事業也漸入佳境。對這個世界上最有潛力的市場充滿好奇心的Power,在面對中國記者時,同樣顯現出了他善惡分明的性格。
Power表示,當一個公司對用戶滿意度給予足夠的關注后,銷售額、利潤和市場份額的增長就會水到渠成。“這一理念源于我們與時刻傾聽‘用戶之聲’并對顧客調研數據做出積極反應的眾多公司的合作經驗。”
這位最善于用數據說話的老者,在其年輕時曾是福特公司的財務分析師,他發覺底特律汽車制造商不僅喜歡自吹自擂,還善于掩飾自己的產品缺陷。“汽車產業如果要健康發展,就必須有人站出來提供客觀、中立的信息”,Power說。
于是在1968年,他和他的夫人首先站了出來,在家中廚房里開辦了自己的公司,為汽車廠家提供顧客研究報告。剛開始自然困難重重,美國三大汽車集團根本不給Power面子,誰愿意冒險把自己的名譽交給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新興公司呢?更何況,在美國市場三分天下的他們一直有得賺,從來沒有吃過消費者不買賬的苦頭,自然對所謂的“消費者滿意度”提不起興趣。
“當時,美國人并不需要我”,Power說,隨后他到一直迷信美國企業家的日本開展事業,果然有不少企業愿意合作。上個世紀70年代初,J.D.Power第一份報告大膽揭露了馬自達發動機引擎的質量問題,從此名聲大噪。
那時剛進入美國車市的豐田,對美國消費者的喜好不甚了解,決定讓Power做一下調研碰碰運氣,Power果然沒有令豐田失望。根據他提供的報告,豐田對自己的車進行了一番整改。數年后,挑剔的美國人對這個初出茅廬的小公司有了好感,豐田也由此改善了從前粗制濫造的形象,搶了美國三大集團不少鈔票,曾經對J.D.Power置若罔聞的“三大”再也不敢小瞧Power了。Power也沒有見好就收,立刻把自己的年度報告提價賣給了“三大”。從那以后,J.D.Power榜單就像金庸筆下的“賞善罰惡令”,排名于榜單前位的車型,消費者都很賞臉,銷量常常大幅度上升;而名次不如意的車型,人們對其避之唯恐不及,就這樣把不少車型逼上了絕路。也正因為J.D.Power的存在,汽車廠家們開始改變自己孤芳自賞的態度,變得合作一些了。
Power告訴記者,以前汽車廠家有一種錯誤觀念,認為汽車開發是工程師、設計師的事。廠商一直缺少透明度,他們的產品往往不符合消費者的需求而滯銷。“在過去的100年中,汽車行業一直是由產品主導,但現在情況明顯不同了,‘用戶之聲’變得非常重要!
“不僅廠家需要了解消費者的喜好,產業政策的制定部門也需要了解公眾信息,消費者對市場、車型的期望是什么,都會影響到宏觀政策和消費政策的制定。”Power表示,歐美市場最早以福特的集約化生產方式為主流,上個世紀70年代,日本車打入歐美市場,以價格戰取勝,改變了游戲規則;而后,從產品滿意度到服務滿意度,都是日本企業最先想到并付諸實施的。
“信息改變規則,消費者成為上帝,我們已經進入信息社會的第一個階段。以前是大企業享有操控權,但現在已經轉移到消費者這一邊。J.D.Power一公布調研結果,波及面非常廣,企業一開始接受不了,抵制這種變化,但后來也不得不根據用戶需求進行決策了,一些企業高層獎金的一部分也開始和我們的調研結果掛鉤。在歐美國家,不管是汽車企業合并、破產,還是經營決策的新變化,都會與我們的調研報告有所關聯。”Power告訴記者。
“在過去的5~6年中,我們根據中國市場進行調研,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我們發現,歐美市場這100多年所發生的,在中國可能10年、20年就能發生!盤ower認為,歐美企業傳統的生產和銷售習慣并沒有根植于中國企業,中國比其他國家有更好的機遇直接進入信息時代。
Power絲毫不避諱他們進入中國市場的商業目的!拔覀兊挠c就是這里的制造商,為他們提供詳細的調研數據,要求他們提升質量,改進工作。從廠商認可,到政府支持,再到媒體公布,最后到消費者知曉,會形成一個鏈條。廠家勢必會重視我們的調研結果,而每年的調查報告,廠家必須花高價購買,價格是本土調研報告的幾倍!
據了解,J.D.Power目前在中國開展的業務有:銷售滿意度指數調研、未購買顧客調研、新車質量調研、售后服務用戶滿意度指數調研和原裝輪胎用戶滿意度指數調研等。業務涉及四個地區超過18個城市,首訪者為購車2到6個月之間的車主,全部采用街頭攔截、面對面訪問的方式。
J.D.Power亞太公司長期設在日本,據Power說,這是因為日本汽車產業已十分成熟。盡管中國帶給J.D.Power的收益可能更為可觀,但Power顯然沒打算將亞太區總部搬到中國,也許他還在顧慮,這個充滿賺錢機會的市場恐怕并不是一個成熟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