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短短十幾年,我國電視娛樂節目已經占據了熒屏的很大空間。觀眾早已習慣按住手中的遙控器,不斷地轉換頻道,然后一聲嘆息:怎么沒有一個好節目? 是什么讓大家對一些電視娛樂節目感到索然無味?原因固然很多,但節目的“模式化”不可忽視。還記得曾經魅力無窮的正大綜
藝、綜藝大觀嗎?還記得幾年前的快樂大本營嗎?但當許多電視臺紛紛跟進并“東施效顰”的時候,此類節目最終失去了觀眾。 以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為例,這個節目可謂國內娛樂節目轉型之第一炮,特邀大牌明星嘉賓參加,場外場內娛樂互動,節目剛一亮相就迅速紅遍大江南北,贏得老、中、青三代觀眾。各臺開始效仿后,像不像先不說,大牌明星越請越少,主持人臺上耍寶,沒名氣的小名星幾次三番來現場就為混個臉熟,用觀眾的話講就是“越看越沒勁”。 “幸運52”“開心辭典”是央視主打娛樂節目,集知識與娛樂于一身,先后捧火李詠、王小丫兩位央視主持人。但后來,此類模式在各電視臺頻頻出現,僅僅是單純的模仿,缺乏創新精神,甚至有的節目粗制濫造,令觀眾倒胃口。高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