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您前面做到您心里 ———膠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服務客商二三事
投資1.2億元的海爾新材料研發公司二期項目剛剛開工;四川新希望集團投資1.5億元的奶業項目又舉行奠基儀式……今年以來,膠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仿佛一個巨大的強力磁場,吸引著
眾多的大項目紛至沓來:1到9月份,新簽約內外資項目72個,其中過千萬美元外資項目3個,過億元內資項目6個,實際利用內資2.3億元,實際利用外資3600萬美元,出口創匯3.6億美元。 在建設用地緊張、招商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膠州開發區為何吸引了如此眾多的項目落戶?黨委書記楊波說:“想到客商前面,做到客商前面,開發區用這樣的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造就了招商引資的‘洼地效應’”。
做到客商心坎上
近日,路過“昌新”公司的人不約而同地發現:公司西南邊零零散散的小工廠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高大的廠房。昌新公司負責人說:“能在這片地上建工廠,開發區人出力了。”
昌新公司是膠州開發區1996年引進的一家生產耐克運動鞋的韓國獨資企業,總投資3504萬美元,企業用工6689人。2004年出口創匯6100萬美元,稅收2400萬元。今年初,研制出30多種新鞋的耐克公司在考察了昌新公司之后,決定在膠州追加投資2500萬美元,再上11條生產線。
為了便于管理,昌新公司想在原廠西側擴建廠房。而在原址附近擴建,簡直比登天還難:昌新公司看好的西邊和南邊兩塊土地,當時有印刷廠、汽車修理廠、紡織廠等大大小小12家企業在此經營,所占的土地都是附近鄭家小莊的集體土地,有的還存在二次租賃,補償收益主體協商不清,個別企業還拖欠著村里多年的土地租賃費,與村子糾纏不清。“無論克服多大困難,都要滿足客商需求”,面對昌新公司已經成形的擴建計劃,黨委書記楊波當即拍板:動員企業搬遷。
6月3日,開發區工作組入駐鄭家小莊村。為了在最短的時間里完成企業搬遷,工作組一班人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動員企業搬遷的工作中。白天能談的到工廠談,白天不行的晚上入戶做工作。有一家企業故意刁難,漫天要價,工作人員連續五次登門做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終于成功說服該企業搬遷。
經過十幾天艱苦細致的工作,12家企業全部搬了出去:印刷廠異地安置到另外的地方并得到了一定的補償;紡織廠在工作組的協調下租賃了附近李家河村的一處閑置廠房,另外幾家企業也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6月24日,投資2500萬美元的青島昌新鞋業有限公司拓展工程舉行了隆重的奠基儀式,昌新公司2萬平方米的廠房就此開建。這樣,昌新投資總額達到了6004萬美元,勞動用工達到1.1萬人,年出口創匯1億美元,將成為青島地區最大的運動鞋生產企業。
想客商所未想
8月13日,膠州市開發區黨委書記楊波接到了一個電話:“謝謝楊書記,連我自己都忘了是哪天的生日,開發區給我記著,真沒想到啊。”青島明正紡織公司的金老板在電話中激動不已。在8月12日這天,金老板意外地收到了開發區工作人員送來的鮮花和生日蛋糕。
想企業所未想,把驚喜送給客商,膠州市開發區對客商的服務可謂無微不至。今年以來,開發區將50多位常駐膠州的外商投資企業老板的生日編成備忘錄,每臨客商生日,安排兩名工作人員把鮮花、生日蛋糕、生日蠟燭和用本國語言寫成的祝福送到企業老板辦公室。這樣的事情在開發區隨處可見。
沒有提出申請,沒有投資更換設備,海爾工業園8家企業的技術人員發現,最近電壓變穩了,也不跳閘了。經過打聽他們才知道,原來開發區管委會已經不聲不響地投資600萬元改建了供電線路,建起了新的變電站。
開發區黨委副書記李云峰介紹說,近年來隨著企業用電量不斷增加,海爾工業園的供電線路由10千伏改成了35千伏。而企業的輸入用電是10千伏,按照規定,這樣需要每個落戶企業自行改建配電室,更換變電設備,把35千伏的電壓變到10千伏。在園內企業不知情的情況下,開發區毅然投資600萬元新建了變電站。這樣,每個企業因此而節省開支近60萬元。落戶海爾工業園的海潤公司負責人說:“本是應該企業負擔的事情,卻在企業不知道的情況下悄悄地辦好了。”
在膠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一些企業不敢想的事兒也竟然變成了現實。
半年前,江西福海源鋁業有限公司的張董事長來開發區洽談項目,當走到蘭州東路南側與膠東地段接界處時,被這塊地吸引住了:能在這兒落戶最理想了。可當他看到佇立的幾十根高壓線桿從地里斜穿而過時,不由遺憾的搖了搖頭。按照電力部門的規定,高壓線下面及線周圍15—30米的半徑內不能夠有任何建筑物。“我的企業廠房都在25米以上,根本不敢想。”
而當一個月后張先生再次來到開發區時,眼前的情景把他驚呆了:整片地一馬平川,數十根高壓線桿不見了蹤影。
原來,第一次來時先生無意之中的一句話,被開發區的招商人員深深記在了心里,回去后馬上做了細致的研究。他們發現,最初電力部門架設電線時,線路是沿著這片地的對角線架設的,“如果把這幾條高壓線改道,這塊地不就盤活了嗎?”
這幾條線路是35萬伏的省管線,光批準手續就得到省里跑好幾趟。開發區黨委經過與省、青島市供電公司及其設計院反復協商,拿出了高壓線最佳挪移方案。投資630萬元,將縱穿云溪民營工業園的四條高壓線“請”出原地。這樣,以前讓眾多投資企業可望而不可即的“雷區”,如今變成了投資企業扎堆的“聚寶盆”。
投資3000萬美元的加拿大因特包裝項目也看好了此地并初步達成了落戶意向。10月份,總投資7.5億元的青島捷能汽輪機項目落戶該處,一期投資4億元。梁學勇 趙法文 劉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