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天有兩則關于老酒行業的新聞令人關注:繼去年浙江古越龍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以4081萬元中標央視廣告,今年11月18日浙江東風紹興有限公司的黃酒品牌“會稽山”最終以近7000萬的巨資一舉中標央視廣告;而11月19日青島
市質監局在即墨排查27家老酒生產企業時,一下子就抽檢出4家無證酒廠,現場查扣400余瓶假酒。與紹興老酒企業競相亮劍央視相比,即墨老酒如何重振雄風?向南方企業借鑒什么?對此記者進行了專題采訪。
南方黃酒殺入島城
南方紹興黃酒有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底蘊,北方即墨老酒有田單火牛陣破敵以醪酒酬英雄的歷史,黃酒行業素來有“南北黃酒不過江”的說法,不過這一“定律”已被打破。目前紹興很多黃酒品牌都在向北方市場拓展,青島的黃酒市場上已經能夠看到古越龍山、塔牌、和酒等品牌的身影,浙江黃酒甚至采用買店等白酒常用的方式來操作市場。
保護“即墨老酒”品牌
據有關人士介紹,人們印象中正宗的即墨老酒是山東即墨黃酒廠生產的“即墨”牌即墨老酒,該廠還經國家工商總局批準成為惟一擁有“即墨老酒”四字連用權的企業。不過在實際操作中,其它在即墨釀酒的企業也可以生產老酒,但必須另外注冊商標,比如“妙府牌”老酒、“齊魯牌”老酒等。今年年初,即墨工商局的有關信息顯示,共有42家即墨企業經營范圍包括黃酒、老酒的生產或銷售,這些廠家都屬于正規廠家,很多廠家也聘請了原即墨黃酒廠的技術人員。但是一些小酒廠和家庭作坊破壞了即墨老酒聲譽,仿造“即墨”牌商標和圖案,這些質量低劣、價格便宜的假酒擾亂了市場,砸了即墨老酒的招牌。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南方黃酒企業的做強做大是和當地政府的“無情”管理分不開的。比如,紹興地方政府只允許不足10家企業使用“紹興加飯酒”、“紹興花雕”的品牌,聊城地方政府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只允許兩家企業使用“東阿阿膠”的品牌。因此,這位人士建議地方政府應該出臺有效措施,加大保護“即墨老酒”品牌力度。
即墨黃酒穩步前行
新華社2005年2月21日播發了一條消息:國家質檢總局對上海、江蘇、浙江、山東4個省市的50家黃酒企業中的50種產品進行國家監督的抽查中,山東即墨黃酒廠成為北方惟一一家被國家質檢總局點名表揚的五家企業之一。對此,山東即墨黃酒廠總經理杜祖遠認為,百年品牌“即墨老酒”以品質捍衛了山東乃至北方黃酒的尊嚴。
這樣一來,即墨黃酒廠就形成了以即墨老酒、新型即墨老酒和即墨花雕為主的六大系列構成的產品結構,其中即墨老酒系列是傳統主導性產品,占領和穩固傳統市場;新型即墨老酒則是專門為適應黃酒的全國化浪潮而打造的戰略性產品,承擔了更多開拓全國市場的使命;即墨花雕則是為那些追求多樣化口感需求的消費者打造。三個系列產品組合運用開拓市場,成為即墨黃酒廠開拓市場的“利器”。
即墨老酒應走出去
據了解,目前對于即墨老酒來說,山東是其核心市場,作為主銷區占了整個銷售的比例很高,不過全國有很多的市場需要去開發,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需要選定符合一個戰略性的市場,江浙滬、西南及其他新興市場都是考慮的方向。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