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經驗交流會強調
貫徹落實好五中全會精神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本報訊 昨天,全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經驗交流會在膠南市舉行。市委副書記蔡倫斌出席會議并對我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做出部署。會議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楊軍主持。
蔡倫斌指出,《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指明了新的奮斗目標和努力方向。當前,各區市要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對農村的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的發展,對創建文明城市、文明小城鎮、文明村莊、城鄉共建、文明家庭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等,做出相應的規劃,使之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相銜接。
蔡倫斌要求,各級要切實把開展城鄉共建活動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龍頭工程”。當前要把共建工作的重點,放在組織城鎮文明單位與濱海公路沿線鎮村的結對共建上,創出一批高標準的共建活動示范點,力爭把濱海公路沿線建設成為全市城鄉共建活動的示范帶。各市和相關各區要以鎮駐地和交通干道、各類園區周圍的村莊為重點,協調轄區內的各級文明單位與之結對共建,將共建活動推向深入。
蔡倫斌指出,要著力提高農民的綜合文明素質,在解決農民實際問題的同時,加強農村科技普及和勞動力培訓。要大力開展農民轉移就業培訓,重點抓好農民工的崗前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的就業能力。要加強農村文化市場管理,始終用先進文化和健康有益文化占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
蔡倫斌強調,建設文明生態村,整治生活環境,發展生態經濟,培育生態文化,是貫徹五中全會精神,推進文明村莊建設的必然要求。各區市要搞好調研,做出規劃,制定相應標準,創造性地開展好創建工作。要以行政村為基本單位,把文明生態村活動納入創建文明村鎮之中,以“經濟發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實、環境良好”為重要內容,發展農村經濟,強化生態文明教育,整頓村容村貌,加強環境綜合整治。實現農民素質的全面提高和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
蔡倫斌強調,要加強涉農部門文明行業創建,著力打造“情系三農”服務品牌。涉農部門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三農”服務的理念,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堅持從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從群眾想辦而個人辦不了的事情入手,多做幫助農民脫貧、扶持農民致富的工作,不斷提高為農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市郊五市在會上介紹了各自經驗。會議期間,與會人員還到膠南市隱珠鎮、隱珠鎮北高家莊村、珠海街道煙臺東村、張家樓鎮大泥溝頭村進行了實地觀摩。(本報記者 韓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