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屢破千元限額
□晨報記者 李強
正如當初人們料想的那樣,當試圖通過對每筆、每日網上銀行支付額設限來控制風險的《電子支付指引(第一號)》正式生效后,滬上各家商業銀行趁機謀劃起了自家網上銀行的未來出路,紛紛將目光集中到網銀專業版的打造上,并以此為契機,大力拓展各自的數字證書用戶
量。而記者調查發現,單筆支付的千元限額未被商業銀行普遍執行。
銀行推銷專業版網銀
央行于10月30日發布的《電子支付指引(第一號)》已于當日正式生效。它規定:銀行通過互聯網為個人客戶辦理電子支付業務時,除采用數字證書、電子簽名等安全認證方式外,單筆金額不應超過1000元人民幣,每日累計金額不應超過5000元人民幣。
由于使用數字證書、電子簽名方式的專業版網銀并不受限,近期,招行等上海的商業銀行開始頻頻推出有關數字證書的營銷活動。
據招行上海分行透露,自“指引”頒布后,該行各營業網點辦理移動數字證書的客戶大增,每天高達近百戶,網上交易金額日均超420萬元。而農行上海分行透露,今年前10月的網上支付筆數、金額分別是去年全年的16.8倍和14.7倍。
而近日,滬上的工行、招行、廣發等銀行都對網銀系統進行升級。工行10月30日當天頒布了升級版網銀,增加了對網銀個人無證書客戶交易額和交易次數的限制,自助注冊客戶總支付限額3000元,總支付次數100次;柜面注冊客戶總支付限額30000元。工行規定:一旦客戶所做交易達到總支付限額或總支付次數后,就不能通過網上銀行再進行支付,若要重新開通,必須到柜面申領數字證書。上述措施不但可以保護客戶資金安全,而且起到了引導客戶辦理數字證書的作用。
此外,廣發行開通了“支付清算高速公路”,在其500多個網點同時上線大額支付系統,至今,日均處理往來賬超萬筆,金額達上百億元,每筆支付業務在發出后60秒內即可到賬,實現了全國支付業務資金的每日清算。
單筆千元限額仍被破
與此同時,記者調查發現,事實上,《指引》提出的單筆支付1000元的限額并沒有被商業銀行普遍執行,其限額仍屢屢被破。浦發銀行總行相關部門人士表示,《指引》頒布前,大力發展網銀業務的銀行大多都有一套正在執行的支付限額規定,而且央行的《指引》只是指導性文件,并非強制執行的。
正因如此,滬上銀行在按《指引》辦事時,遵循的原則多是趨利避害的———有利于己的條文堅決執行,不利于己的則靈活掌握。
據了解,國內最早推廣網銀業務的招行只將網銀無證書客戶的當日限額定為5000元,并沒有對單筆限額作出相應規定;浦發行限額政策與招行相同;農行則可以根據具體業務,對每筆交易金額做出一定要求,可以不受每筆最高1000元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