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12日專電(楊大鵬
熊貝妮)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1日在北亞車市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乘用車產銷分別達到29.90萬輛和31.99萬輛,同9月相比呈下降態勢。對于目前頗為敏感的降價問題,盡管相當多觀點認為價格戰一觸即發,但會上專家仍認為年內打響價格戰的可能性并不大。
數據顯示,經歷9月份的一波市場行情,10月份全國乘用車產銷與上月相比分別下降16.55%和9.66%,不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信息部主任朱一平認為,與去年同期低迷的市場相比,今年市場表現足夠讓人欣喜,整個市場仍然保持穩健的增長態勢。今年1月至10月,乘用車產量和銷量分別為315.18萬輛和312.2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4.92%和17.92%。
在信息發布會上,北亞車市商務信息中心副部長且小鋼承認,車價的變化還是最讓人關心的話題。“現在有兩種聲音,一種認為年底前還會有價格大戰的到來,另一種認為不會出現大幅度大面積的車價變動。依據目前市場的銷售情況,我傾向于第二種說法。”
且小鋼表示,前兩年每到年底,車市處于銷售淡季,一些經銷商們便紛紛打出各種名目的促銷方式,如讓利優惠、購車贈物等,但這些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降價。這些汽車市場上車價變化的動作其實都是汽車經銷商自發采取的一些行為手段,以期拉動淡季的汽車市場消費,并可能存在欺詐行為。真正意義上的降價應該是汽車生產廠家對外正式公布的全國統一銷售價格的下調,而目前大部分廠商還沒有降價舉動。
同時,也有專家提出,在過去幾年存在的消費者年底持幣待購現象,今年可能不會那么明顯。以往,部分消費者有著在年底觀望、年后卻發現汽車價格并未如他們所希望那樣下跌的情形,根據這種經驗,今年許多消費者可能會在年底就有購車行動。
不過,在專家如此闡述的時候,記者卻發現,目前車市降價的新聞仍在與日俱增。11日,搜狐網站汽車頻道就掛起了“華普全線降價最低5萬,頤達降9000,雅閣再降8000,標致307大降1.7萬,蒙迪歐官方降價,賽歐破6萬”的新聞。市場的這種表現,似乎與專家的觀點相去甚遠。
此前,國家統計局曾發布數據稱,全國轎車產量前三季度增長17.7%,新增庫存4萬輛。據分析,庫存主要是上市新車對老款車沖擊的結果。尤其是在10萬至15萬元級市場,今年上市的東風日產頤達、騏達以及長安福特福克斯、東風悅達起亞賽拉圖等車型;同樣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的還有中國的豪華車市,新車越來越多,市場蛋糕被層層瓜分,每一個廠家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
對此,“網上車市”總監華雪認為,2005年是近幾年來汽車價格下降幅度最小的年份,所以47%的消費者不購車的主要原因是認為目前車價太高。他表示,中級車市場是目前國內車市上硝煙四起的地帶,“主流車型最多,競爭最激烈”。目前,捷達、伊蘭特、凱越成為中級車市場中的前三強,像連續蟬聯單月銷量冠軍的伊蘭特在停產整改后,也面臨市場壓力加大的情況,很難說年底國內中高級車市場到底會怎么變化。(完)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