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國內其他城市房價在宏觀調控沖擊下節節回落之際,遠在南方的深圳卻開始演繹“反調控”神話。
最新統計報告顯示,今年1-3季度,深圳市商品住宅均價為6639.64元/平方米,同比上漲12.18%。據深圳中原地產推測,如果第四季度仍然承接三季度的熱銷趨勢,那么2005年全年樓價漲幅最高可達25%。
二手房市
場表現同樣驚人,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2005年10月,深圳二手房價格漲勢迅猛,達到12.3%,漲幅高居全國第二。
深圳樓市“高燒”不退,玄機何在?
深圳市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表明,深圳樓市投資比例已達17%。“我們認為這還是比較保守的數字。”中原地產深港研究中心總監張偉坦言。
深圳知名評論人士半求強調:“在深圳豪宅市場,投資比例肯定在30%以上。”世聯地產董事長陳勁松認為,深圳房地產市場的投資率警戒線應是20%。
有跡象表明,宏觀調控的鐵錘砸碎了房產投資者在長三角的投資夢,但幸存者似乎又找到了另一個投資樂園———深圳。
“資本總是會為自己尋找出路。”半求指出,投資者涌入深圳,是因為他們找到了足夠的套利空間,“空間”來自于深圳房產市場本身的不成熟。
深圳中原地產深港研究中心指出,正常情況下,批準預售面積與銷售面積之比應當為1.3:1,但數據表明,1-8月份深圳批準預售面積為402萬平方米,銷售面積為551萬平方米,兩者比率僅為0.73:1。供不應求趨勢明顯。
此外,供應結構失衡的矛盾也很突出。
“正因如此,才讓開發商及投資者有機會炒作房價。”一業內人士指出,深圳樓市正被一場被誘發的投資潮所席卷。
與此同時,瘋漲的房價把政策和市場推上了PK臺。但昨日,半求指出,政策并沒有優勢。
半求認為,導致出現這種尷尬的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深圳現在的廉租房頂多2000套,即便全部推向市場,對市場也沒有任何影響。”由于深圳市政府手中無房,“開發商才敢于叫板政府,用銷控的手段抬高房價。”
其二,政府參與了市場,“政府建設有產權的經濟適用房,導致政府本身脫離不了市場、脫離不了具體的房價。因為政府本身就是通過經濟適用房間接地參與了市場,裁判、運動員身份合而為一,即使政府要進行房地產調控,也是勉為其難。”
基于此,張偉認為,盡管政府已準備出手調控,但持續的高漲將至少持續到明年初。
“短期內,在20%漲幅預期的支配下,深圳樓市投資熱潮還將繼續,因為趨利是資本的本性。”一業內人士斷言。(文/李靈)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