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觀點
●我國正處于改革的攻堅階段。只有加快推進改革,才能為如期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打下良好基礎;才能從根本上消除經濟運行中不穩定不健康因素,促進經濟持續較快發展和良性循環;才能完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保障。
●今后一個時期經濟體制改革要以轉變政府
職能和深化企業、財稅、金融等改革為重點,特別是繼續推進涉及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涉及政府職能轉變、涉及對外開放、涉及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的改革。
●完成改革攻堅階段的重大任務,不僅要加大改革力度,還要加強對改革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把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規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建議》指出,“我國正處于改革的攻堅階段,必須以更大決心加快推進改革,使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體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深刻領會和認真落實這一重要部署,對于全面深化體制改革,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任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充分認識打好經濟體制改革攻堅戰的重要性
在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黨中央把深化改革作為突出的重點任務,這是充分考慮我國改革和發展面臨的任務而作出的重大決策。我們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增強深化和推進改革的自覺性。
深化和推進改革,是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社會生產力。改革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必由之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同堅決地、系統地推進體制改革分不開的。開放也是改革。事實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重大決策。正是由于改革開放,中國才有今天這樣繁榮發展的局面。我國現在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而實現現代化的宏偉目標,首先要發展經濟,而發展經濟必須堅持和依靠改革。目前,妨礙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體制機制性矛盾還很多。原有計劃經濟體制中的一些嚴重弊端還沒有完全消除,在新舊體制轉換中又出現了不少新的矛盾。只有深化體制改革,才能鞏固和擴大宏觀調控的成果,從根本上消除經濟運行中不穩定不健康因素,促進經濟持續較快發展和良性循環。要抓住和用好本世紀頭20年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使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邁上更大的臺階,也必須堅持以改革為動力推動各項事業發展,通過繼續進行深入系統的體制改革,從根本上解決影響經濟長遠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
深化和推進改革,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迫切需要。20多年來,我們走出了一條成功的改革之路,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已經確立,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明顯發揮,國家宏觀調控體系逐步健全,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但是,必須清醒地看到,改革已經取得的進展與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例如,在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方面,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和探索公有制多種有效實現形式,還迫切需要深入研究解決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國有經濟結構調整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任務仍很繁重,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還面臨不少體制性障礙;現代產權制度不健全。在市場體系建設方面,土地和資本等要素市場發育滯后,服務領域和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還不合理,全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還沒有真正建立。在宏觀調控體系方面,計劃、財政、金融、投資等宏觀管理制度和方式還不健全,特別是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步履艱難。在收入分配方面,調節分配的制度和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完善,城鄉之間、地區之間、部分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差距繼續拉大,矛盾突出。在社會事業領域,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體制改革和事業單位改革任務還相當艱巨,等等。這些都說明,深化體制改革還有大量工作要做,特別是體制轉換中難以完全避免的種種新問題和矛盾復雜紛呈的局面,也迫切需要通過深化改革加以解決和改變。改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必須堅決地推進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新體制的進程。黨中央已經提出,從明年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僅剩下15年時間。機不可失,時不我待。只有加快推進改革,才能為如期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打下良好的基礎。
深化和推進改革,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保障。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深刻總結國內外經濟建設中的經驗教訓,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出發提出來的,進一步明確了我國要發展、為什么要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才能順利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科學發展,需要從多方面作出努力,其中至關重要的是,必須通過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相應的體制機制保障。只有進一步深化改革,建立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有效機制,才能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實現多方面協調發展,進而實現經濟社會較快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只有進一步深化改革,才能形成有利于優化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體制機制,真正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提高,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只有進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會保障體系,才能使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和發展成果,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只有進一步深化改革,構建合理有效的體制機制,才能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的共同發展。我們要站在更高的起點,走出新的發展路子,開創現代化事業的新局面,必須大力推進改革,構筑和完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保障。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