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值和企業數量均占全市的三成多 嶗山區高新技術產業高歌猛進
本報訊 如今,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水平高低已成為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風向標”之一。記者從嶗山區獲悉,今年以來,該區以家電電子、生物制藥、新材料、軟件“四大產業”為
重點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勢頭迅猛,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高新技術企業和軟件企業數量均已達到了全市的三分之一。 據統計,今年1至9月份,嶗山區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287.36億元,增長14.44%,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85.88%,列全市第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在項目推進、集群建設、自主研發、園區建設等方面有了較大的突破。
今年以來,經過區委、區政府的努力,新引進投資5000萬美元的加拿大IND基因工程制藥、投資2500萬美元的韓國新生活生物科技等8個大項目和卡特比勒研發中心、川崎重工等一批高科技大項目迅速推進。目前該區新建、在建、待建高新技術項目共47個,總投資61.18億元。其中,總投資31億多元的25個項目已開工建設,16個項目年內可建成。
與此同時,該區高新技術“四大產業”集群優勢顯著增強。以海爾、朗訊、銘晟電子、泰科達為主體的家電電子通訊,以黃海制藥、華仁藥業、愛德基因、博新生物、奧蘭百特為主體的生物制藥,以金谷鎂業、信萊粉末冶金、賽頓陶瓷纖維為主體的新材料,以中天軟件、高校軟控、海信網絡、愛立信浪潮、易科德為主體的軟件等“四大產業”初步形成框架。特別是生物制藥產業發展迅速,已形成特色,預計未來兩年內可新增產值10億元以上。
另外,通過新引進中船重工725所、省科學院高新技術研發基地、地恩地機電和生物科技研發中心、銘晟電子研發中心等一批科技創新型公司和研發機構,使得該區產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這里將成為我市自主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今年以來,該區重點推進了總投資10億元的海爾信息產業園,總投資約7億元、建筑面積40多萬平方米的高新區軟件園,以及總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的高新區創業園。此外,投入7000多萬元實施了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清理違法違章建筑11萬平方米,產業區形象得到較大改觀。高新區今年被新批準為國家級通信產業園和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本報記者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