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張偉濤 李蘭報道
一次性餐具本應是確保衛生的用品,但由于在制作時非法填加廢舊塑料等填充物,出現了重金屬等多種有害物質超標的情況。據新華社消息,國家環保產品質檢中心2005年9月9日發布的《一次性餐飲具、食品包裝袋/膜產品情況匯報》顯示,北京市工商局聯合北京環保餐具聯合組織對北京市市場進行的
抽查,抽樣合格率為40%。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昨天揭露了一些廠家生產劣質一次性餐盒的內幕。
回收塑料和工業石蠟制作的餐盒不經過消毒就出了廠
白領穿著圍裙吃午飯
記者在中關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眾多“白領”在中午吃盒飯時都穿著圍裙。職員們說,飯盒太軟,還有異味。
北京一家餐館的經理告訴記者,經常有要求打包的顧客反映餐盒發軟,容易滲漏,有的表面還有黑點。北京龍之宇食品綜合市場的一位批發餐盒的老板向記者透露,發軟、有黑點的餐盒,一般都是使用原料有問題。
據了解,我國每年要使用一次性餐盒120億個,主要集中在餐館、旅游景點、寫字樓等地。
工業石蠟成了劣質一次性餐盒必不可少的原料
聚丙粉代替聚丙烯充當原料
河北省永清縣是華北地區較大的一次性餐盒生產地區,產品大部分銷售到北京、天津等地。記者在永清縣后羿鄉宏發塑料餐具廠看到,一排小平房就是廠房,一臺擠壓成型機和一臺沖裁機就是全部設備,原料包裝上沒有任何標志。
按照規定,餐盒的主要原料應是聚丙烯。但在永清西興塑料廠,記者看到廠家使用的卻是聚丙粉。負責人說,聚丙烯一噸的價格在11000元,而聚丙粉只要3600元。記者又走訪了多家廠家,發現這些廠家使用的都是天津環宇塑料廠生產的聚丙粉。
工業碳酸鈣被當作“主料”使用 央視《每周質量報告》供圖
工業碳酸鈣制成劣質餐盒
在環宇塑料廠,一位工人告訴記者,聚丙粉的主要原料是一種石粉子,也就是工業碳酸鈣。按規定,主要原料聚丙烯的含量應占80%,作為填充料的工業碳酸鈣含量不能超過20%。而環宇塑料廠的總經理卻說,最便宜的餐盒工業碳酸鈣含量基本達到100%,因為碳酸鈣一噸350元,而聚丙烯要11000元一噸。
記者隨后發現,工人剛剛攪拌好的原料中除了白色的碳酸鈣,還有一種深色的顆粒。執法人員經過鑒別確認,這種深色顆粒就是廢舊塑料。
有害成分最高超標160倍
國家環保產品質檢中心對這些餐盒進行檢測后發現,蒸發后的殘渣中碳酸鈣超標,同時含有重金屬鉛、鉻等有害物質。在進一步檢測中還發現,石蠟、苯等都超標,最高一項超標160多倍。友誼醫院血液科王昭主任表示,人食用工業碳酸鈣后,易發生膽結石、腎結石,特別是其中含有的重金屬鉛,對人體的消化道、神經系統都有危害。
據了解,今年年底前,我國將對塑料包裝食品企業實現強制認證制度,這就意味著生產塑料食品包裝的廠家必須經過認證,否則就不能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