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乳山市是有名的“黃金市”。年產黃金10萬兩以上,是全國第五大黃金縣(市)。“三分稅收有其一”,黃金工業曾對乳山的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乳山稅收每三塊錢中就有一塊錢來自黃金企業上繳的稅收。如今,乳山“黃金市”的名字正逐漸在淡化,黃金對全市稅收的貢獻率只占十二分之一,鑫山冶金、華隆食品
、魯菱果汁等非“金”企業成為乳山市稅收新的增長點,汽車配件、食品加工、紡織染整等八大工業群初步形成,多元化的工業稅收體系已經建立。黨的十五屆六中全會指出,要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乳山市已探明黃金保有金屬量達到40噸,按現有的開采能力,至少可以開采40年。盡管黃金資源十分豐富,但乳山市并沒有抱著黃金過安穩日子,而是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加快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把發展工業、擴大稅源作為立市之本、強市之舉,堅持環境與經濟的協調持續發展,減少全市稅收對黃金工業的依賴性,實現乳山市工業企業由資源型向生產加工型、出口創匯型的轉變。
針對乳山工業基礎較差,底子較薄,群山無峰的實際,乳山市出臺了以鼓勵扶持工業企業退城進園、技術改造、資本運作為主要內容,以先征后返財稅扶持、土地優惠資金補償、降低標準收費減免為主要辦法的工業“自強”政策,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乳山市工業企業也從實際出發,為自身的發展紛紛輸入技術、資金、設備、人才、制度等現代企業“元素”。
2004年以來,乳山市工業企業在建技改項目達393個,完成財務支出40億元,引進各類人才2000多名,技術創新400多項;有2家公司相繼上市,成為山東省一年內擁有兩家上市公司的唯一縣市;今年1-10月份,全市216家規模以上企業完成銷售收入238億元、利稅16.8億元,這些數字都創造乳山市工業企業歷史同期最高紀錄。(鐘紅日 宮洪波)
責任編輯:屠筱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