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檢標準的爭議
“韓國質檢部門對于中國產品太挑剔了!”在記者采訪中,許多青島泡菜企業負責人都不約而同地表達了這種觀點。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韓國國內沒有關于泡菜中鉛含
量的標準,卻指責中國產泡菜鉛含量超標,但經過檢驗,沒有超過國際標準;韓方現在又指責我國產泡菜寄生蟲超標,而韓國是否有界定泡菜內寄生蟲超標的標準,也令人懷疑。
近期韓國的一些零售企業開始停止銷售中國產泡菜。目前,歐美、日本等進口商也開始要求中國泡菜企業提供證據及全套生產資料以證明產品質量,寄生蟲蟲卵事件負面影響增大。
一位泡菜生產廠商李先生稱:“盡管沒有準確的統計數字,但出口到韓國的大多數中國泡菜都是韓國人在華直接或委托泡菜廠生產的。”
青島景泰島食品公司董事長方景泰告訴記者,中國泡菜生產格局大體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面向歐美、日本出口,價格大都在每噸1500美元以上;第二層次是以中國國內銷售為主,價格大約在每噸8300元(約合1000美元/噸)以上;第三層次才是向韓國出口。
行業協會呼之欲出
面對這場風波,在青島,乃至國內,很多企業要么是不成規模,無心顧及;要么是漠不關心,缺乏憂患意識。
國內泡菜生產龍頭企業青島美櫻食品有限公司正組織業內企業建立中國泡菜行業協會,其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泡菜企業遇到共同的難題時,泡菜企業應該努力合作,發出自己的聲音,并協助國家有關職能部門,共同維護產業的整體利益。
據介紹,我市一些大型的泡菜出口企業,其基地和工廠全建在國內,因此國內正規的泡菜生產企業基地所使用的農藥、化肥、水源等都會經過中國商檢局、植保站的層層檢驗,而基地面積可達幾百畝至上千畝,使用糞便施肥是極不現實的。另外,正規廠家在清洗、腌漬等環節中都有嚴格的操作規范。因此,使用人糞肥料是寄生蟲產生主因的可能性是極小的。
有廠商告訴記者,無論是中國泡菜還是韓國泡菜,都屬于整個泡菜行業。中韓兩國都有責任來共同維護泡菜行業的形象,提高泡菜產品的質量,增加消費者食用泡菜的信心。
記者未發現“問題泡菜”
“中國產的泡菜依然熱銷,沒有顧客詢問關于問題泡菜的事”,青島某超市泡菜柜臺一位銷售人員說。昨日,記者在我市東部的幾家大型超市中看到,貨架上擺放著數十種產自青島、濰坊、威海和天津等地的泡菜產品。一些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對中韓泡菜風波了解并不多,中國產泡菜沒有受到任何影響。記者在超市中,并沒有看到韓國生產的問題產品“中加吉”和“太陽草”系列泡菜和辣椒醬。
在漳州路和福州路的幾家專營韓國進口產品的小型超市里,記者也沒有發現從韓國進口的泡菜產品,而銷售的全部是本地企業生產的泡菜。營業員表示,并不知道中韓泡菜事件,超市里的泡菜銷售情況和以前差不多并沒有什么變化,也沒有聽前來購買泡菜的韓國人說起過此事。
昨日,記者還采訪了景福宮等多家經營韓國料理的餐廳,負責人告訴記者,餐廳出售的泡菜全部來自本地的生產基地企業,產品品質有保證,消費者可放心食用。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