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綦峰巖 通訊員 張正杰 周起先)
昨日,即墨市品牌經濟發展表彰大會在即墨賓館隆重召開,該市拿出520萬元重獎去年獲得青島市級以上名牌產品、著(馳)名商標稱號的9家企業,至此,該市已擁有50個青島市級以上品牌。即墨市市長李寬端在會上表示,力爭用3~5年的時間,培育形成一批質量高、信
譽
好、叫得響、能體現城市綜合競爭力和城市形象的品牌,使即墨成為品牌產品和品牌企業集聚發展的知名品牌城市
50個名牌脫穎而出
據了解,2004~2005年度,即墨市企業共新創青島市級以上名牌產品、著(馳)名商標14個,其中“英派斯”、“亨達”兩件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即發”牌針織內衣等3個產品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紅領”等5件商標被認定為“山東省名牌產品”,“一諾”商標被認定為“青島市著名商標”。該市按照新創一個國家級、省級、青島市級名牌,分別給予企業100萬元、20萬元和10萬元的獎勵。通過對企業爭創名牌的大力扶持,截至目前,即墨已有青島市級以上品牌50個(件),其中中國名牌4個;中國弛名商標4個,培育和發展出口名牌兩個。
“鐵腕”推行品牌戰略
上世紀90年代初期,即墨市就開始實施名牌戰略。為推行“品牌戰略”,專門成立了品牌經濟發展領導小組和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從用地、稅收、融資等方面鼓勵引導企業進行創新,并每年安排100萬元專項資金,獎勵在培育名牌方面作出貢獻的部門。同時,引導企業不斷樹立在創立品牌中的主體意識。目前,該市已有7家企業通過了ISO14000環保體系認證,67家企業通過了ISO9000系列認證,122家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138家企業建立了研發中心。為保護名牌發展,即墨市還健全了品牌培育發展的服務體系和工作機制,并充分運用法律、經濟和行政手段,加大打假治劣、保護注冊商標專用權、查處虛假廣告工作力度,規范競爭行為。
品牌企業扎堆即墨
推行名牌戰略使即墨市的名牌產品保持了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名牌促效益的效果進一步顯現。據統計,2004年即墨市青島市級品牌企業完成總產值46.3億元,占規模以上企業總產值的18.3%。除自有品牌外,即墨市還引進了200多個國內外品牌企業,為加快發展積蓄了強大的后勁。
眾多的名牌企業為即墨市形成較為合理有效的產業集群布局做出了重要貢獻。目前,即墨市已形成了針織服裝服飾、電子及電子配件、食品飲料、造船及造船配件、旅游和市場商貿六大產業集群的優勢。
據了解,為推動品牌戰略深入實施,即墨市已制訂出中長期品牌經濟發展規劃,力爭到2010年,青島市級以上名牌產品總數達到67個,使即墨成為全省最大的品牌集聚區和品牌產業化基地,成為品牌產品和品牌企業集聚發展的知名品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