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于曉波 報道
本報青島訊 隨著青島亨達集團一舉榮獲中國名牌和馳名商標兩項殊榮,青島市民營企業又創建了5個中國名牌。截至目前,全市民營企業共有中國馳名商標4個,中國名牌13個。名牌企業的崛起,標志著全市民營經
濟進入了發展快車道。
據統計,全市已累計發展民營企業8.1萬家,個體工商戶26.6萬戶,從業人員110萬人。1-8月,全市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690億元,稅收94.7億元,出口創匯57.7億美元,分別占全市的42.7%、28.8%和51.3%。“大、高、外”成為青島民營經濟的顯著特征,直逼享譽海內外的國有企業。
青島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實施“四輪驅動”、民營為先的發展戰略,出臺了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28條政策措施,設立了民營及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和服務體系建設發展專項資金。全市共修改調整了60多條不利于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條文,在市場準入和資源配置上一視同仁。市委、市政府五大班子和28個市直部門分別聯系40個重點民營企業,積極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青島市著力構建全方位的民營經濟社會化服務網絡。今年以來,青島市新設立擔保公司8家,總數達到29家。青島市民營經濟主管部門會同金融部門促成14家銀行與50多家民營企業簽訂貸款協議,對100多個項目提供25.4億元貸款支持,緩解了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
圍繞加強民營企業家隊伍建設,實施了人才培訓計劃,組織110多名民營企業家到清華大學學習培訓。設立青島市民營經濟大講堂,邀請溫州知名企業家來青作專場報告。在民營企業招聘周活動現場設立14個招聘專場,推出3.5萬個崗位,有2萬多人被錄用。
青島市委、市政府決定,從今年開始集中力量扶持100家科技型民營企業、100家規模效益好的民營企業、100家外向型民營企業、100家優秀個體工商戶、100家投資青島優秀企業。今年,民營科技企業承擔計劃項目平均數已占整個科技發展計劃項目總數的66%,科技經費占58.4%。青島市民營企業已建立國家級技術中心1家,省級12家。
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融入集群發展。目前,基本形成的紡織服裝、橡膠化工、農產品加工、機電、生物制藥等五大民營優勢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已成為青島民營經濟發展的主體。預計全年將新增銷售收入過億元企業30家。
青島在招商引資上堅持國內與國外并重,鎖定國內民營企業500強和上市公司100強等知名企業。3月份,赴杭州、溫州和泉州分別舉辦了項目推介會,共有46個項目簽訂合同或達成合作意向,總投資達42億元。今年以來,全市共引進民營項目820個,投資額111億元,同比增長35.6%,占全市引資額的65%。引進外資項目188個,實際利用外資1.65億美元。已獲得進出口經營權的民營企業近3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