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 “青島車主的福音,車險也可以團購了……”昨日,記者在我市一家保險網站上看到,一種新生的特殊消費形式———網上車險團購在島城悄然露頭。車險是否能像普通商品一樣打包團購?車險團購還有其他方式
嗎?網上團購車險有無風險要擔?昨日,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網上團購省錢省事
昨日,記者在我市的這家保險網站上看到,車險團購被醒目地放置在首頁上,其中一篇帖子寫道,“要參加車險團購的朋友請進,讓我們團結起來,集體與保險公司討價、維權,爭取大于15%的折扣。更低的保費,更快捷的理賠……”帖子還稱,網友隨時可以參加汽車保險團購。該網站目前已和島城的永安、天安、大地、太平洋等保險公司達成意向,按要求每次團購10人以上,就可以享受到在保險公司正常折扣以后的“更大優惠”。據了解,該網站目前已經組織了3批,共50多名車主參加了車險團購。
據了解,島城少數汽車俱樂部、車友會也會主動找保險公司談車險團購,為車友謀些“福利”。“如果在服務、質量方面不打折扣的情況下,能夠拿個團購價省下筆錢,我就會考慮。這樣省錢省時間。”私家車主林小姐的話代表了一部分有車族的想法。
保險中介就是團購
“我看報紙上登的你們車險團購可以打75折。”昨日,市民劉女士打電話向一家保險中介公司進行咨詢。像劉女士這樣關注保險中介的人越來越多。據市保監局中介處處長趙曉明介紹,截止今年第三季度,我市專業保險中介機構已多達69家。趙曉明解釋說,保險中介包括保險代理公司、保險經紀公司和保險公估公司3類。其中,代理公司是接受保險公司的委托,替保險公司銷售產品的中介機構;而經紀公司則是“站在”投保人一邊,替客戶出具風險管理方案,替客戶詢價,選擇保險公司。二者的費用都由保險公司支付。
業內人士分析,保險中介其實就是大宗的“團購”。由于保險中介和保險公司之間有大量業務往來,因此拿到的折扣應該比大多數民間自發的團購折扣要低很多。同時,保險中介不同于民間自發團購在于,它還向投保人提供技術支持。記者曾經以一輛普桑為例咨詢過青島英豪保險經紀公司,該公司立即給記者出具了島城7家財險公司的7種不同投保方案。價格不同、內容不同、賠付不同,要想自己研究個明白,非得花上個幾天時間。而保險經紀公司的專業人員僅用10分鐘,就讓記者明白了這輛車應該選擇哪種適合它的保險。
保險公司既愛又恨
面對民間、網上的車險團購,保險公司的態度頗為復雜。這種悲喜交加的心態是源于目前車險虧損的經營狀況。
昨日,一位財險公司的車險部老總在聽到網友自發團購車險一事后,連連苦笑,“我現在做一輛車賠一輛,接的保單越多賠的越大,只不過對未來車險市場有希望,不想放棄這塊陣地才在這兒撐著。”團購來勢兇猛,使車險的利潤更加微薄。但是,團購一次就能帶來比較大量的保單,對完成業務指標也會有促進作用。(仇瑰麗)
新聞提示
車險團購警惕有貓膩
●貓膩1:承諾幫助理賠事后沓無音訊
昨日,業內人士提醒想參加民間自發車險團購的有車族,不要輕易相信團購組織者類似于“如果出事,陪你理賠”等私自承諾。因為外市就曾發生拍著胸脯保證協助理賠的組織者,投保者出事后連人影也找不到的事件。
●貓膩2:缺乏保險知識唯低價論英雄
保險不同于普通商品,因此在團購時不應該只以哪家價格最低,為選擇的標準。而如何判斷與取舍,就需要團購組織者有保險知識,充分替投保人將具體保險責任和售后服務等關鍵問題考慮周全。
●貓膩3:私車掛靠公司遇險將惹麻煩
一位財險公司業務管理部經理告訴記者,少數人以“團購”的名義將私家車掛靠在某個公司名下進行投保,從而獲得了單位用車的較低的費率。
但問題是,一旦投保的車輛發生重大保險事故,或是有爭議的賠案時,獲得賠付的受益人將是保單上的投保主體某公司,而不會是私家車主本人。
如此算來,就有些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