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10月20日蘇州電
10月19日,2005年中國蘇州電子信息博覽會在金雞湖畔的蘇州國際博覽中心正式開幕。作為本屆電博會重要活動之一的2005兩岸企業發展論壇也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南廳大禮堂舉辦。蘇州市市長閻立為論壇開幕致辭。
2005兩岸企業發展論壇上,國務院企業研究所所長張文魁先生,中歐管
理學院楊國安教授、臺灣《商業周刊》發行人、城邦集團董事長金惟純先生、明基電通暨友達廣電董事長李焜耀先生、《中國企業家》雜志總編牛文文先生圍繞“華人企業國際化問題,兩岸企業國際化不同”、“國內企業如何借臺灣企業經驗,加強國際化發展”、“中國五千年文化淵源對國際話的深刻影響”三個重要主題先后發表了演講。隨后,五位嘉賓一同坐到臺上,共同深度剖析了華人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的優勢和劣勢。
明基電通暨友達廣電董事長李焜耀先生說,無論大陸臺灣,兩岸的企業都面臨國際化問題。尤其目前中國加入了WTO之后,已經從單向的對外開放轉向了雙向開放,而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又面臨國家經濟發展減速的問題,這為中國經濟提供了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李焜耀先生引用了《商業周刊》的一段數據:中國的GDP占世界GDP的比重將從2005年的4%增加到2025年的15%。他預計中國將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世界經濟強勢洗牌,中國將勢不可擋。臺灣《商業周刊》發行人、城邦集團董事長金惟純先生則說,企業發展就如同走樓梯,如果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遇到“天花板”這樣的障礙,這需要企業家“開竅”來更上一層樓。《中國企業家》雜志總編牛文文在會上提出了獨特的觀點,他認為中國在目前階段提“企業國際化”還為時尚早,因為企業國際化需要國際化的“土壤”和金融條件,在目前的形勢下還不適宜走的太快,需要耐一下性子等條件成熟。但是他表示自己非常希望也非常高興中國企業能有這份雄心。國務院企業研究所所長張文魁先生在與臺下的觀眾溝通時則說,中國國內的華人企業通過并購國外企業來實現國際化的案例在近年來出現了上升的勢頭,這些都是原料驅動、市場驅動的結果。而明年的華人企業并購國外企業并不會出現井噴的現象。但隨著華人企業的發展,華人企業“走出去”并購的會更多。會上,企業家們和專業人士還首次提出了“漢潮”--中國企業在世界崛起這一概念,他們認為中國將來是消費電子、網絡產品的最大市場,而“漢潮”也將超越之前的“和風”、“韓流”。“漢潮”作為趨勢將為華人品牌帶來了巨大考驗。對大陸企業而言,倘若本土市場無立足能力,國際化將是空談。臺灣電子產業由于島內市場狹小,想要進一步發展,必須在全球化協作與分工中謀求自身的角色,并從制造、設計到運籌,加快國際化的腳步。
本次論壇深入探討了中國企業在世界崛起,共同解析品牌的成長之道,為兩岸企業聯手崛起于世界舞臺提供了寶貴的智慧與思考。(本網特派記者蘇州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