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 三年之內,島城每一位市民都將有一份屬于自己的健康檔案。昨日,記者從市疾病控制中心獲悉,為了全面監測慢性病的防治,島城全面啟動了“健康檔案”行動。在三年內,每位市民都將有個“貼身小醫生”———社區居民健康檔案。
“今后,本市每位市民都將建立屬于自己的‘貼身醫生’。”市疾控
中心慢性病科汪韶潔主任向記者介紹,建立健康檔案可以使市民和醫生對自己的發病史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從而預防和控制慢性病的發作。此外,一旦遇到緊急情況,能夠第一時間幫助醫院確定急救方案。
三年內,各區市衛生局或疾病控制中心將組織社區醫生上門進行社區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對個人的基本信息、體格檢查、行為危險因素、服藥記錄、藥物過敏史及診療等進行記錄。檔案建好后,會保存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根據慢性病患者的病情和需要,社區醫生會提供給患者健康監護、調整治療方案、進行個體化指導。市民如果到醫院看病,這份健康檔案可以起到“病歷”的作用。如果遇到突然發病的情況,醫生可以直接調用健康檔案作為診斷依據,爭取搶救時間。市民如果搬家了,可以向社區提出申請,將自己的健康檔案轉到新社區。
目前,首批建檔已陸續展開,首先是35歲以上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隨著規模的擴大,力爭在三年內使每位市民都獲得一份社區居民健康檔案。(記者田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