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郊三強系列報道之十四
十月的即墨經濟開發區,大發展高潮迭起:投資2800萬美元的青島米勒華美家紡、投資1200萬美元的青島朗進軟件和投資1000萬美元的青島新多爾電子等3個過千萬美元的外資大項目相繼落戶開發區,招商引資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
&n
bsp; 今年1-9月,即墨經濟開發區引進外資項目25個,注冊外資1.3億美元,占年計劃的87%;實際利用外資5700萬美元,占年計劃的76%;出口創匯1.45億美元,占年計劃的103%;實際利用內資7.8億元,占年計劃的125%;實現財政收入8100萬元,占年計劃的75.3%。
“只有在發展思路上創新求進,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謀求新發展,只有在實踐探索上敢想能拼,才能在發展中上爭創一流!”即墨經濟開發區工委書記、管委主任于欽福如是說。
啟動引擎———實施大項目戰略
投資6000萬美元的青島永元體育用品、投資6億元的青島國人集團項目、投資2億元的青島龍宇云峰項目……一個個過億元的大項目正氣勢磅礴地掀起即墨經濟開發區新一輪發展的浪潮。
項目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于欽福說:“今年全區把抓好重點內外資項目的引進和建設作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對11個重點內外資項目實行領導分工負責制,同時幫助協調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并加大督查力度確保重點大項目健康有序的進行。”為此,他們新設大項目辦公室,對大項目和重點內外資項目實行跟蹤督查和全過程監控,同時以月報形式掌握項目和工程進度,目前已印發《督查通報》32期,下發督查通知單21次,確保了重點內外資項目和重點建設項目工作的穩步推進。1-9月全區11個重點大項目到位資金2.35億元,其中投資1200萬美元的青島朗進軟件、投資2800萬美元的米勒家紡巨松體育二期等7個重點大項目年內可實現投產。大項目的引進既降低了企業的公共設施成本,又加快了技術創新,使企業保持了競爭優勢。總投資1.6億元的椰風食品飲料項目,一頭連農戶,一頭連接市場,該企業年可消化花生12萬噸,相當于去年即墨市的花生總產量。
一個個大項目紛至沓來,看中的是即墨經濟開發區雄厚的項目承載力和完善的設施配套。按照“生態花園式、城市國際化”標準,即墨開發區采取市場運作化方式,籌資3億多元拓展和延伸園區綜合管理和服務功能。在道路規劃建設中,他們高薪聘請國內一流規劃設計單位對區內15條主干道進行專業、特色規劃設計,加強沿路及重點區域的綠地及設施配套建設,實現了“一路一景、一路多景,路路特色,處處精品”的綠化效果,截止到目前區內道路、供水、供電、供熱、土地平整等“九通一平”基礎設施配套達到20余平方公里。今年以來,開發區投資5200余萬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和綠化,為歷年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之最。
硬環境建設的投入,讓經濟開發區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軟環境建設則讓經濟開發區找準了騰飛的“支點”。今年以來,該區重點以創建誠信服務品牌為主導向,繼續豐富和擴大已建立實施的如首問負責制、封閉式管理、領導聯系企業等各項服務體系,充分發揮誠信服務的品牌優勢,堅持實行“誠信服務、恒溫服務”,杜絕重招商、輕服務現象的發生。他們還開通“綠色通道”,凡涉及市重點建設項目,部門必須做到有求必應,簡化辦事程序,實行“一站式”服務,對企業落地前、落地中和落地后提供全程跟蹤服務,確保為企業的“零距離”接觸、“零投訴”服務及“零障礙”發展,贏得了客商的信賴和贊譽,堅定了他們追加投資的信心。
另外,該區還投資20萬元設立了全程辦事代理服務大廳,配備了一流的辦公設施,開通了企業服務專線為企業提供全過程無償代理服務,同時建立了領導干部走訪內外資企業制度,從項目談判、簽約、建設、投產等各個環節進行跟蹤服務,協調解決問題。同時,建立了“約見必見”制度,由工委、管委領導實行一對一與企業聯系……一系列招商制度贏得了投資商的廣泛好評。如今,57個大項目眾星捧月般地簇擁著經濟開發區針織服裝、電子、機械和食品加工四大產業集群,托起了開發區美好的明天。
打造亮點———實施名牌戰略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增強,如何培育和打造具有國際國內競爭力的名牌產品,已成為各級政府和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戰略發展問題。針對這種情況,經濟開發區提出了“名牌植入、名牌培育、名牌興企、名牌強區”的名牌發展戰略,把實施名牌戰略擺到優化經濟結構、推進富民強區的核心位置,全力構筑以名牌產品、名牌企業為支撐的經濟發展格局。
擇優扶強、重點扶持。經濟開發區幫助企業制定了名牌戰略規劃,組織人員對區內所有內外資企業進行了全面摸底排查,并按電子電器、紡織、服裝、機械制造、化工、印刷包裝等六大類別登記造冊。每年按照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場競爭力強的原則,選定一批優秀產品,作為名牌產品的后備力量,對進入后備名單的企業,邀請專家幫助制定名牌戰略規劃,在資金、政策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促使其盡快成長。該區還實施了名牌戰略激勵機制,出臺了《鼓勵企業發展創新實施意見》、《十佳企業評選辦法》等,大大激發了企業爭創名牌的積極性。
經濟開發區還積極鼓勵和幫助企業建立與高校和科研機構的長期合作關系,建立自己的技術開發中心,目前,開發區已有3家企業建立了自己的研發中心,同時,鼓勵和扶持企業與國內外名牌企業“聯姻嫁接”,推動企業聯合、兼并、重組,培育大型企業集團。目前,開發區注冊資金過1000萬元的企業達15家,民營企業集團發展到3家。其中,六合食品與日本豐田公司合資成立了豐合食品,成為開發區第一家與世界500強企業合資合作的企業,掀起了招商引資工作的新篇章。
在培育壯大本地企業的同時,即墨經濟開發區千方百計引進國內外擁有名牌產品的大公司、大企業,重點引進世界500強和國內500強企業,借助外來的技術和品牌,壯大開發區名牌企業陣容。截止目前,已引進韓國的永元運動服裝、新加坡的捷成地毯、椰風食品(青島)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其中青島永元體育用品有限公司主要為世界著名品牌耐克、POLO、NORTHFACE等知名公司生產登山服等體育用品,其服裝系列是耐克、POLO、NORTHFACE知名公司最大的合作伙伴;青島巨松體育有限公司生產的頭盔獲美國博覽會金獎;新加坡的捷成地毯公司生產的JACKSON牌地毯暢銷美國、日本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南椰風集團生產的“椰風———擋不住”為中國馳名商標,大大提升了開發區在國內外的知名度。
目前,即墨經濟開發區已培育出青島市級以上名牌產品和著名商標13個,其中,中國名牌1個,省部級名牌產品和著名商標7個、青島市級名牌4個,分別占即墨市名牌產品總數的50%、46.7%和10%。
激發活力———實施執政興區戰略
自2003年4月起,即墨經濟開發區就在全區實行了科(股)級干部競爭上崗和一般工作人員雙向選擇。在今年3月,又從發揮機關干部專業特長和工作潛能入手,打破部門和人員編制限制,對110個職位進行競爭上崗,并在全市率先建立了部門和機關干部目標管理績效考核機制,用經濟杠桿和政治制度調控管理干部,在全區干部樹立起“克難攻堅、破滿求進、爭先創優、銳意進取”的敬業精神。
“新的用人和考核機制,使黨員干部整體合力明顯增強。”即墨經濟開發區工委副書記、管委副主任位濤說。即墨經濟開發區舉辦新當選的村“兩委”干部培訓班,并以會代訓、現場辦公等形式,引導他們樹立大局意識、創新發展意識。關東村在村莊地少受限的情況下,走出去新征300畝土地建立了工業基地,引進了3個內外資項目;中障村先后建成了3萬多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引進了6個內外資項目,投產后年可上繳稅金1000多萬元。“招商增加就業崗位、引資拓寬就業渠道、兩者雙贏雙收”是即墨經濟開發區反哺為民的最新理念。該區最大限度地爭取企業優先解決區內勞動力就業,并建立農民就業資料庫,每年舉辦大型人才交流會,積極協調與韓國永元服裝、新加坡捷成地毯、日本村田包裝等企業聯合辦班,解決勞力缺技術、企業缺職工的難題,4年累計解決就業3萬余人,并在全市率先取消了“三提五統”費,年增財政開支450余萬元。面對落后的教育現狀,經濟開發區在多次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按照“改建中學、整合小學”的思路,利用四年籌資5000余萬元改善了潮海中學辦學條件和教學水平。特別是在中學建設中,采取兩條腿走路的辦法,在區財政投入1000多萬元的基礎上,動員全區及社會捐款600萬元,并利用5個月建成了可容納2300名學生的教學樓,并為教師辦理了住房公積金、失業保險、養老保險及醫療保險等,每年增加財政開支240萬元。
歷史已經掀開新篇章,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躍,勤勞務實的開發區人,正在用自己智慧的雙手,托起了即墨經濟開發區美好的明天!周起先方秀剛宋學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