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廣州10月12日訊
記者韓建清報道:今天下午,廣東省委黨校的60多位專家聚集一堂,圍繞十六屆五中全會的重要意義、基本精神進行討論。
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體現在具體的載體上,就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五中全會的召開,標志著構建和諧社會從理念、思想進入實際操作、具體實踐的新階段。”廣東省委
黨校教授楊建偉認為,下一個五年規劃,經濟發展的成果,將更廣泛、平等地用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關鍵在提高自主創新。”會議上,多位專家對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印象深刻。有專家認為,創新有三個層面———科技進步創新、企業創新、發展模式創新,廣東要實現新的飛躍,必須在創新上下功夫。
“環境友好型社會在黨的文件中是一種新的提法”,廣東省委黨校教授鄭志國說,這種擬人化的說法,實質就是要重塑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同環境友好相處,和諧共存。
討論中,與會專家教授圍繞十六屆五中全會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所提出的社會發展目標和經濟社會發展六個“必須”的戰略意義,以及科學發展、以人為本、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華南新聞》 (2005年10月13日 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