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區域競爭已從單項指標競爭轉向綜合實力競爭,從比較優勢競爭轉向潛在優勢競爭。為積極應對這種區域競爭新形勢,今年以來,膠州市在全力抓好生產要素平衡、改善經濟運行環境的同時,注重集約發展、集群發展,積極實施內涵擴張,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產業發展檔次不斷提升,區域競爭力進一步增
強。 強化集約注重效益。為順應國家宏觀調控新形勢,實現“緊運行”狀態下的跨越式發展,該市以資源集約化、產業集聚化、企業集群化為目標,堅持走內涵擴張的發展道路。一是加快“收地縮院”,向存量土地要空間。在堅持大項目進園、小項目入村的基礎上,切實做好土地挖潛工作,通過“促、收、招、并”等辦法,依法收回圈占、閑置土地4宗、407畝。膠州灣工業園利用2.5萬平方米的閑置廠房,引進了投資1000萬美元的青島韓世服裝項目,目前已順利投產。二是提高項目落戶標準,向廠房高度要空間。借鑒昆山的成功經驗,修改完善了《膠州市項目統籌安置暫行辦法》,鼓勵、引導企業建設高標準廠房,做到能少用的不多用,能統一的不分散,能拔高的不占地,切實提高土地利用率。上半年,全市有300多家企業在原有廠房的基礎上,增資擴股建設多層廠房,實現了零耗地招商,有效緩解了建設用地緊缺的矛盾。三是實施園區屬地管理,向體制創新要空間。將膠州灣工業基地等市屬工業園區劃歸所在鎮、辦,實行規劃統一、人員統管、資源統籌,有效杜絕了因規劃不一、管理不一、產業不一造成的土地浪費現象,大大提高了園區土地的集約利用水平。截至上半年,全市在建項目1184個,其中,新開工項目600多個,新投產項目309個,新增建筑面積121.8萬平方米。
加快發展產業集群。產業集群的發展不僅有利于形成專業化分工與協作、降低交易成本,而且有利于技術創新、有效地推動產業結構的升級,提升核心競爭力,打造經濟發展的強勁支撐。該市以構筑產業集群為主體、優化企業為支撐、高新技術為先導的工業經濟新體系為目標,緊緊圍繞青島四大基地和六大產業集群及我市優勢產業,著力引進世界500強企業、國內外名牌企業,力求引進大項目再造新產業,引進新項目延伸優勢產業。先后引進外資過千萬美元的項目10個,內資過億元的8個,其中大項目占全市利用內外資的40%以上,目前,投資8億元的海源實業、投資4000萬美元的宏森木業等20個制造業大項目正在加快建設。在這些項目的拉動下,我市汽(機)車造船配件、家電電子、鍋爐輔機、鋼結構制造、輕工紡織、櫥具木業等優勢產業集群進一步壯大,其中鋼結構制造和鍋爐輔機兩大產業到2007年銷售收入有望突破100億元。
積極實施內涵擴張。一個地區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量的擴張,但只有量增長、沒有質提高的擴張只能是粗放式、高成本、低效益的,也很難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為避免重“外”輕“內”、重“引”輕“管”的現象,今年以來,該市按照“外引內擴”的工作思路,加大服務、扶持力度,不斷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使企業增資擴股成為新的引資亮點。特別是積極實施了“雙20強”工程,即爭取用2-3年培植產值過10億元的內資企業20個,產值過1億美元的外資企業20個,努力實現產業規模發展新突破。目前,德固薩增資3000萬美元的生產線正在加快建設,建成后將成為世界最大的碳黑生產企業;投資1000萬美元的歐堡鍋爐二期工程、增資2500萬美元的昌新鞋業項目已經開工;增資2900萬美元的中集特種冷藏箱項目已經投產;增資1億元的精鍛齒輪、增資8000萬元的青力鍋爐等一大批總投資過8億元的重點項目正在抓緊建設,建成后將構筑起膠州市汽車(輪船)配件、機械制造產業新高地。
突出發展現代服務業。服務業是衡量生產社會化程度和市場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面對新一輪的經濟發展周期,進一步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步伐,對于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該市始終把服務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以倉儲物流為突破點,著力發展大物流、大商貿、大旅游,提升服務業新水平。一是狠抓倉儲物流業發展。按照青島市物流業規劃的定位,該市積極打造山東半島區域重要的集疏運物流中心。截至目前,全市已引進物流企業20余家,其中以色列集裝箱項目總投資4999萬美元;青島鐵路集裝箱中心站項目總投資7.1億元,該項目是鐵道部在全國規劃建設的18個中心站之一,9月份將正式開工建設,項目竣工后,預計年可實現貨運收入20億元,利稅1億元。二是狠抓現代商貿業發展。以優化商貿流通業結構為主線,以老城區改造為啟動點,不斷加快了香港KK零關稅市場、南方家園、九九佳汽車等市場的品牌代理商、連鎖經營店的引進力度,商氣人氣進一步集聚。截至目前,全市已有綜合超市2家,連鎖店126家,各種專業店、專賣店84家,加盟店、便利店130家。上半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34億元,增長17.3%;實現商品市場交易額37.2億元。三是狠抓文化旅游業發展。充分借助古漢墓挖掘的契機,不斷加大文化旅游業發展規劃,使以東湖、三里河公園為主題的城市景觀游,以大秧歌、古三里河文化、古漢墓群為主題的民俗文化游,以艾山、澄月湖為主題的休閑觀光游的格局日漸形成。張啟臻宋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