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柴油機廠不僅在國內柴油機行業技壓群芳,而且兩年前的一次搬遷工作,也讓濟柴趁機打造出一個國內最大的大中型柴油機生產基地。濟柴宣傳處長張維建告訴記者:“濟柴的‘騰籠換業’計劃,實施得很值。”
85年的老企業決定搬家
行走在濟南的大街小巷,隨意打聽一位坐馬扎子
的老濟南人:“柴油機廠在哪里?”老人們都會毫不含糊地告訴你:“文化西路上,到那周圍一問都知道。”的確,建廠85年的老柴油機廠,已經成為濟南的重要組成部分。
“兩年前,濟柴響應地方政府號召,決定實施‘騰籠換業’計劃,將位于濟南文化核心區內的老廠房出售給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在長清區建設新廠房。這一消息公布后,很多老職工有異議,守著這么好的位置不要,跑到郊區干什么?”一談到兩年前搬家的情景,濟柴一位老職工仍然記憶猶新。
“江北第一廠”為何搬走
“為何要搬遷?這里既有企業擴大生產的需要,也有濟南城市建設的需要。”濟柴宣傳處長張維建如此說。
1920年建廠的濟南柴油機廠,當時被譽為“長江以北第一廠”。上個世紀90年代中后期,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和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一直在計劃經濟暖棚里的老濟柴突然迷失了,最嚴重時還被交易所戴上了ST帽子,1997年全年生產柴油機不到200臺,相當于現在一個月的產量。在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并及時啟動了市場銷售體系,到2001年扭虧后的濟柴已經感覺到產能不足的困難。
由于生產柴油機的原料需要大噸位車輛運進來,位于濟南市文化西路上的廠區,從進料到產品出廠,以及半成品存放,在原來的188畝老廠區內已經顯得困難重重。
1999年5月,濟南市頒布了《工業企業騰籠換業實施規劃》。濟南柴油機廠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在經過了嚴格的選址后,決定實施“騰籠換業”計劃。
按照兩年前的框架,濟南柴油機廠整體搬遷到新廠區,位于文化西路的老廠區則由開發商買斷后,進行房地產開發。由于該地段位于濟南上風上水的黃金居住地段,濟柴老廠區內的188畝土地及搬遷費為濟柴建設新廠區提供了5億元的資金。
10億元打造出新基地
位于長清區境內的濟南經濟開發區,有一批骨干入園企業,其中濟南柴油機廠就是該區的核心企業。
這里正在進行大面積的基礎設施建設,其中一個最龐大的建筑位于新廠區中心。據濟柴宣傳部的付偉介紹,這個龐然大物建筑面積11.7萬平方米,長550米,寬200多米,是未來新廠區的主廠房,建成后將成為亞洲最大的單體廠房。從土建、設備到搬遷,濟南柴油機廠此次整體搬遷費用將達到10億元。
“花10億元也很值。”濟柴宣傳處長張維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5年前濟柴銷售收入2.28億元,現在老廠區滿負荷生產,年產柴油機不過2000臺,銷售收入6億元。明年新廠區交付使用后,當年計劃銷售收入突破10億元。到2010年,年生產能力達到2500臺,年銷售收入達到15億-20億元以上。“這可都是搬遷后才敢想的指標呀。”張維建告訴記者。(記者 李克新 劉玉波 實習生 孫淑霞)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