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旅途中的一次巧遇,供職于廣州一家律師事務所的peter在參加今年涼山州的火把節時,偶然見到了只有10個月大、腦袋卻腫得像籃球般大小的阿說木沙。這個曾被自己的學生稱為“雷鋒”的peter在震驚和憐惜之余,開始為患重型先天性腦積水的阿說木沙奔波,往返于廣州、四川兩地。前日,恰逢國慶大假的第一天,peter再
次不遠千里來到四川省人民醫院,看望阿說木沙。
旅游途中意外結識重病孩
peter8月左右出現在他們村子的時候,正值當地有名的“火把節”。興奮不已的peter比劃著手勢,去村子里挨家挨戶選購戒指、耳環,他遇到了啞啞學語的阿說木沙。小家伙籃球般大的腦袋讓peter震驚而又憐惜。“怎么不帶他去醫院看病?”家里人都無助地搖搖頭,“沒錢啊!”“我有,我有!”peter說完,就中斷手頭的事,帶上阿說木沙和他的家人一起,坐中巴車將孩子帶去了當地的一家醫院。
承擔費用上網尋找手術醫生
雖然素昧平生,但善良的peter決定在成都尋找一家大醫院。他上網查找時,發現四川的馮醫生能做此手術。
8月中旬的一天,四川省人民醫院腦外科的馮海龍醫生收到了peter的郵件,他希望馮醫生能幫一個忙。peter講述了涼山州那個10個月大的小病孩的故事。
9月21日,重病小孩———阿說木沙被家人從涼山老家帶到了四川省人民醫院。“他的病情很嚴重,是先天性腦積水伴腦畸形。”馮海龍醫生診斷后說,估計整個費用要花費一萬多元。為人師表學生曾叫他美國“雷鋒”
前日下午,趁國慶大假專程從廣州來蓉的peter又一次來到省醫院腦外科醫生辦公室,找到了馮海龍醫生了解孩子病情。
peter告訴馮醫生,他曾在北京兩所名牌大學任教兩年,教授美國法律。后來,他進入廣州這家律師事務所。但他一直不能忘記一個“綽號”,是大學里的學生給他取的———“雷鋒”。“雷鋒是誰?”peter當時很納悶,他的學生解釋說,雷鋒是一個喜歡幫助人的好人。peter和馮醫生邊談邊開懷大笑。
peter去病房看望了阿說木沙。心情依舊,笑容燦爛,他希望這個孩子能盡快好起來。由于阿說木沙的手術推遲至節后,接下來,peter要去黃龍、稻城等手術時再回來。臨走時,他留下了200元生活費給孩子的爺爺。
辜波 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