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瀑在嶗山上清風景區,此處是二十多米高的懸崖,大雨過后,山洪暴發,瀑布水量急增,滾翻飛騰,沖出石壁,仿佛兩條玉龍橫空,攪起漫天水霧,如雨似雪。尤其是日
光照耀下,彌漫于瀑布之外,“鱗甲”閃光,似白龍戲水,蔚為奇觀,有嶗山十二景的“龍潭噴雨”之稱。龍潭瀑著名還在于它的刻石,給美景以錦上添花。    “龍吟”在龍潭瀑瀉水口之極高處,水漲時,水漫石刻如簾,似潛龍嘯吟。隸書,字徑1米。1981年書法家黃苗子游嶗山時所書,黃苗子是郁達夫的侄女婿。“潛龍飛瀑”在龍潭瀑左側下方,草書,字徑50厘米,是1981年書法家沈鵬游嶗山時所書。潭前石上有楷書“龍潭瀑”三個字,字徑約20厘米,筆畫尚端正,為龍潭瀑上游教子園村山民曲立秀16歲時所書刻,1949年國民黨逃臺抓曲立秀當壯丁,船行海上,曲跳海回游溺斃,其弟曲立祝參加此處刻石工程。    還有記事刻石“嶗山五四搶險救人英雄群體紀念碑”。1985年5月4日,駐青島海軍戰士石建等軍隊士兵和青島市部分干部、職工及公安干警,在嶗山龍潭瀑洪水突然暴發游人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關鍵時刻,挺身救人。石建為人民獻出了年輕的生命,1985年12月30日青島市舉行了搶險英雄群體紀念碑揭幕儀式。紀念碑主碑是一塊100余立方米的自然花崗巖,高4.5米,面向南,矗立在嶗山龍潭瀑旁。碑體上鑲嵌著石建烈士的半身浮雕銅像,并雕刻著表現英雄群體搶險救人的長幅浮雕。詩人賀敬之的題詩《詠嶗山英雄群體》,鐫刻于主碑上。此外還鐫刻記述其事的紀事碑文。在石建烈士的半身浮雕銅像前是觀賞龍潭瀑的最佳角度。    圖為“龍潭瀑”礁石上的石建烈士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