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38歲CEO患癌去世精英人士,離精品生活有多遠? 9月20,網易公司突然宣布了一個令人意外的消息,年僅38歲的網易代理人首席執行官孫得棣于中秋節當日去世。據多方證實,這位年輕的CEO是因為患上癌癥去世的,去世前兩天,他還在通過電子郵件和員工進行工作上的交流。
這是繼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瑤之后又一顆隕落的“將星”,精英人士的健康問題再次成為話題一份來自長江三角洲企業高層健康的調查報告則顯示:40歲以上患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人約30%,50歲以上的則增加到57%;40歲的男人頭頂嚴重“水土流失”,400名接受調查的人中,70%患有不同程度的失眠癥,30%的男人承認自己的性生活不和諧,15%——35%的人處于亞健康狀態。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市浙江省最重要的精神病院,在心理治療方面比較權威,該院主任醫師介紹說:“我收治的病人來自各行各業,但近幾年企業家越來越多,按照人口比例來講,企業家絕對屬于心理疾病高發職業人群!。今年9月23日舉行的“2005企業家健康高層聯誼會”公布,山東省90%以上的企業家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問題,一半以上的企業家處于“亞健康”狀態。調查同時發現,影響企業家健康的因素很多,首先是過度疲勞、心理壓力大、生活失常、其次是缺乏基本的醫學知識和規范的醫療保健服務機制。 “精英”究竟怎么了
精英人士之所以稱之為“精英”,是因為他們掌握著社會80%左右的財富,是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他們有著良好的素養和豐富的閱歷,用勤勞和堅忍鑄就了成功,在人們眼中,他們出入高檔寫字樓和高檔會所,享受著高雅時尚的生活,但這一切都是浮華的表象,實際上,精英人士和所有人一樣都要養家糊口,照顧妻兒老小,他們是家庭和社會的中流砥柱,可是身處的位置卻使他們面臨比常人更多的競爭和壓力,而身份的制約又使他們不可能輕易吐露這些煩惱。溫州大學經濟學教授馬津龍認為:“實際上,哪怕在國外,企業家群體承受的心理壓力也超過普通人群,在市場經濟和法律還有待健全的中國,企業家還要承擔額外的精神壓力!眮喗】低{著精英人士,孫得棣、王均瑤、傅彪……等一系列英年早逝的名字在不斷提醒著精英人士:你們的生活稱得上“精品”嗎?
與工作相對的就是休閑,“將星”們的不斷隕落,讓越來越多的精英意識到休閑和工作同樣重要,于是在他們中間一個新的群體誕生了———
“綠領”的健康倡導
“綠領”不是一個階層,而是指有著穩定工作和高收入、懂得自我調節享受生活的人,由于這些人喜歡運動、親近大自然,因此被稱作“綠領”。對于“綠領”們來說,旅游是首選的休閑方式,不過與普通人不同,“綠領”不會在“黃金周”扎堆兒,也不會跟團出行,他們最多邀請幾位好朋友甚至單槍匹馬,地點則以歐洲或澳洲為優。除了旅游,運動也是“綠領“們喜歡的休閑方式,其中以游泳最為常見,其次為羽毛球、乒乓球,有時也會打打高爾夫或壁球。青島市就有一個由幾位成功人士發起組織的乒乓球俱樂部,他們每周至少活動一次,范圍也僅限于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這些人愛乒乓運動幾乎到了“癡迷”的地步,一位廣告公司的老總因為經常出差無法按時參加活動,就隨身攜帶球拍,見縫插針地運動,長期的運動,讓這位老總年過五十還保持著三十歲人的精神。
“綠領”最大的特點就是投入地工作,再投入地生活,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如果拿都拿得起,放卻放不下,就算周游世界也沒有用。
不論是科學工作還是健康休閑,本質都是對自己和家人的負責,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很多精英人士發現了一樣事物最能體現責任感,這就是——保險。
商業保險,讓責任延續
今年6月,一份保額高達5000多萬元的個險壽險“花落”太平人壽,這份堪稱國內壽險第一大單的擁有者就是一位民營企業家,隨著第一大單的誕生,太平人壽其它分公司也不時傳來好消息,日前青島分公司就承保了一份保額400多萬元的個人壽險,上海分公司也有一份保額300多萬元的個人壽險保單收入囊中,這些保單的投保人都是事業有成的精英人士,在他們選擇的保險產品中,也都是以壽險為主。壽險產品的主要特點就是生死兩全或定期返還,能很好地保障晚年生活品質,百年之后,還可作為一份遺產留給子女,同時留給子女的還有自己的綿綿不斷的關愛,可見這些人在選擇保險產品時都經過慎重考慮,將“責任”放在第一位。大家一定還記得柯受良,他猝死之后,由于沒有什么積蓄,也沒有任何商業保險,整個家庭都陷入困頓,朋友資助也是杯水車薪,柯受良的遺孀還是面臨付不起子女學費的窘境,令人唏噓。
當然,商業保險除了以上保障需求,投保人還可在資金周轉不靈的時候到保險公司申請保單貸款,從這個層面上看,購買保險不失為一個穩健的理財策略。
精英人士就要有與之匹配的精品生活,精品生活的兩大支柱一是愛心,一是責任,愛心與責任奉獻給他人是傳遞,奉獻給自己則是義務。
10月8日,太平人壽青島分公司隆重推出“卓越人生”綜合保障計劃,為精英人士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