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城市創“中國名牌”之路各有特點 青島總量多家電多郊區少蘇州民企多服裝多市區少
本報訊 市企業調查隊的一份最新調查顯示,青島與蘇州兩城市創“中國名牌”之路相比可謂各有特點,青島擁有的“中國名牌”總量多家電多郊區少,而蘇州擁
有的“中國名牌”民企多服裝多市區少。這個現象表明,青島在今后實施的名牌戰略中,還應該在繼續鞏固擴大已有“中國名牌”成果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對其他行業以及民營企業、縣域企業有所側重。 2005年,是青島市收獲“中國名牌”最多的一年。在9月1日揭曉的2005年“中國名牌”產品名單中,青島有13種產品脫穎而出,使青島擁有的“中國名牌”總量達到44枚,僅次于上海,居全國第二。
蘇州市2005年的名牌之路,彰顯了強大的發展勢頭。在2005年“中國名牌”產品評選中,蘇州新增“中國名牌”產品14枚,總共擁有“中國名牌”29枚,雖在總量上比青島少15枚,但當年比青島多收獲1枚。
從兩個城市發展名牌的結果看,青島近年來積極推進集團化發展,為更多名牌產生提供了土壤。目前,青島企業集團擁有“中國名牌”35枚,占總量的79.3%。蘇州企業集團擁有“中國名牌”14枚,占總量的48.3%,比青島少21枚。
青島在品牌系列化方面的成就十分突出。青島擁有多枚“中國名牌”產品的企業較多,如海爾、海信、雙星、澳柯瑪,分別擁有“中國名牌”16枚、4枚、3枚、2枚。蘇州僅有波司登公司、夢蘭集團、糧油食品公司、常熟開關廠各擁有“中國名牌”2枚。
近幾年,青島市大力推進產業集群發展,使青島形成了強有力的家電產業集群,培育了一批有規模的名牌企業和名牌產品,以海爾、海信、澳柯瑪為代表,3家企業共擁有“中國名牌”家電產品18枚,在全國居于首位。蘇州市則彰顯了紡織服裝的魅力,共擁有紡織服裝類“中國名牌”12枚,其中僅防寒服就有波司登、雪中飛、康博、千仞崗、雪韻飄、雅鹿6枚“中國名牌”。
在品牌區域化方面,青島的“中國名牌”產品企業多集中于市內七區,且多為市屬企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縣級市和民營企業的“中國名牌”產品數量較少。在郊區五市中,僅有即墨市的即發集團、琴島電器公司、亨達集團和萊西市的九聯集團擁有“中國名牌”,另外三市尚無此殊榮。蘇州的“中國名牌”產品企業全部集中在縣級市,且大多數是民營企業,常熟、張家港、昆山、吳江、太倉四市分別擁有“中國名牌”11枚、8枚、5枚、4枚、1枚。蘇州的品牌經濟區域化特點,值得青島學習。
目前,兩個城市在創名牌方面都已成為各省的龍頭,青島以44枚“中國名牌”的數量居山東省首位,比同居第二位的煙臺、濰坊各多32枚,占全省119枚“中國名牌”總數的37%;蘇州市以29枚“中國名牌”在江蘇省居首位,比第二位的無錫多12枚,占全省100枚“中國名牌”的29%。(本報記者劉芳濱本報通訊員郭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