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宋慶祥 通訊員 王長新 孫洪峰 報道
本報茌平訊 9月19日,茌平魯環汽車散熱器廠的庫房前,4輛叉車正忙著給兩輛“斯太爾”大貨車裝運貨物。據介紹,這家企業的鋁質散熱器、中冷器、冷凝器年產量70萬臺套,銷售收入2.1億元,占哈飛、北汽外購量的近三成。
魯環是該縣鋁電產業鏈條上
的“明珠”之一。茌平縣立足信發鋁電的產業優勢,大力發展鋁深加工產業,先后吸引來東方希望集團、世界500強瑞士ABB公司等知名企業,形成了集原材料生產、模具研發、合金鑄造,直到終端產品的鋁加工產業鏈條,相關企業發展到60多家,帶動1.8萬人就業。去年實現利稅8.1億元,出口7683萬美元。今年前5個月,鋁電產業鏈條實現利潤1.8億元、稅金1.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2%和62.1%。
像這樣的“龍型經濟”全縣還有5條:以信發集團為龍頭的密度板產業鏈,以金號公司為龍頭的紡織產業鏈,以華魯公司為龍頭的制藥產業鏈,以齊魯集團為龍頭的味精產業鏈,以信樂公司為龍頭的農副產品產業鏈。在這些鏈條上,以相互配套為紐帶,以循環發展為導向,聚集了876家企業,成為全國最大的密度板、碳素、味精生產基地,全省最大的鋁加工、大輸液生產基地。去年六大產業鏈條實現銷售收入79億元,利稅9.8億元,分別占縣域經濟總量的81%和87%。
“龍型經濟”的優勢在于規模競爭力。東方希望集團選定茌平之前,曾委托美國麥肯錫公司對3處意向地進行考察,最后的結論是“茌平已形成初具規模的鏈條式生產格局,綜合投資最少,效益最高”,東方希望集團把7.56億元巨資投在茌平。茌平六大產業鏈條累計引進項目326個,到位資金59.3億元。
“六龍”舞活茌平經濟。依托密度板產業鏈的帶動,全縣農民連續3年植樹超過400萬株,從事枝椏材收購、運輸的專業戶達到2000多戶,戶均收入2萬元以上。依靠126家農業龍頭企業的帶動,全縣農副產品創出了22個國家和省級無公害品牌,1個中國名牌。4.9萬名農民在家門口就地轉移,進廠務工。今年前5個月地方財政收入同比增幅達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