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9月14日被查獲的“問題肉”新華社發
廣西柳州市生豬屠宰辦有關人員將剛查獲的“問題肉”轉手又賣給了原來的私宰肉販,致使其中的58
5公斤未經檢疫的“私宰豬肉”又流進市常目前,柳州市檢察院已全面介入,對此事件中有關人員是否存在“瀆職犯罪”進行調查。
事件:黑窩點私宰病死豬
14日凌晨2時左右,由柳州市屠宰辦、檢疫、工商、衛生監督和公安執法人員組成的廣西柳州市“放心肉”聯合執法組在夜間巡查時,決定對10日凌晨端掉的一個私宰窩點進行“突然回訪”。之前的行動查獲已宰好的母豬12頭,抓獲私宰人員5名。
當聯合執法組抵達這個私宰窩點時,竟然發現地板上攤著一張張新剝下的母豬豬皮,豬肉全部沒有了。顯然,這個窩點仍在繼續私宰,私宰的豬肉剛剛運走。經查點,當天這里一共宰了8頭豬。
2時55分,聯合執法組來到柳邕市場,經辨認,在案臺上擺著的一溜豬肉,正是那家私宰窩點運來的。檢疫人員當場對這批豬肉進行檢疫,結果確定全部為母豬肉,一共8頭,其中有一頭為死豬,另一頭豬被檢疫出脂肪染黃,有黃疸病特征。
執法行動結束,聯合執法組照例把查獲的私宰豬交由屠宰管理部門處理。屠宰管理部門隨即通知市肉聯廠派車來拉。
“問題肉”被拉回市場
未曾料到的是,當天凌晨5時許,柳邕市場肉行當天的值班管理員謝安東發現,剛剛替聯合執法組拉走私宰豬的肉聯廠微型車又拉了一車豬肉回來,而車上拉的豬肉經檢查竟是原先拉走的“問題肉”。謝安東阻止他們卸車。“這肉是屠宰辦賣給我們的,有票證。”一名20多歲的年輕人走上來,并拿出了肉聯廠開的屠場票、稅票,但沒有檢疫票。
據柳邕工商所韋峰所長介紹,接到報告后,他們于當日上午9點與市獸醫檢疫部門的檢疫人員一起趕到市場檢查,發現這批豬肉已被銷完,屠戶也收攤回家了。
“問題肉”賣給殺豬人
柳州市肉聯廠鐘廠長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說,這批私宰肉是屠宰辦的老周帶去的,讓他們處理。他們開了屠場票和稅票后,就把豬轉賣給了那個殺豬的人,一共585公斤,按每公斤2.5元的價格,因為是母豬,很便宜。送來的16頭豬中,有4頭是死豬,已送化制場銷毀了。
但記者通過市檢疫部門證實,當天他們的化制場根本沒有處理過一頭死豬。據檢疫部門初步了解,被查獲的這批包括有嚴重疫病及死豬在內的“問題肉”已原封不動地讓私宰分子拉回市場賣掉了。
調查:化制場改口稱肉已銷毀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585公斤未經檢疫的“私宰豬肉”轉手賣給原來的私宰肉販已是“鐵板事實”,但其中的4頭“病死豬”的去向卻出現蹊蹺,曾確認當天“根本就沒有焚燒過一頭病死豬”的獸醫化制場突然改口,稱當天收到過肉聯廠送來的4頭病死豬,而且全部焚燒銷毀了。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檢察官告訴記者,這4頭“病死豬”的去向是此次事件定性的關鍵,如果的確流進了市場,“瀆職犯罪”就能成立。
化制場焚化工梁某是14日的當班工人,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14日早晨7時30分左右,肉聯廠的車送來150公斤左右的病死豬肉,要求焚燒。按規定,送來焚燒的“病害肉”必須有當地獸醫檢疫人員開具的“病害肉無害化處理單”,否則不能收,但這名司機卻沒有,于是梁某便去打電話請示化制場負責人區某。但等梁某打完電話回來,這名司機卻走了,運來的“病害肉”被扔在化制場內。
化制場負責人區某向記者介紹,當天下午,因為那些“病害肉”開始發臭了,他就同意按“無主肉”叫工人放進焚化爐里燒掉了。記者問區某能否出示當天的焚燒記錄,但區某卻說當時沒有做任何文字記錄。
調查組自己調查自己
當記者來到化制場時,見到有兩個“調查組”也同時在此進行調查,其中一個組是柳州市柳南區檢察院瀆職侵權科的幾名檢察官,他們正在向一名化制場工人作問話調查。另一個是市里的“臨時調查組”,在調查4頭病死豬是否銷毀的問題。
記者驚訝地發現,這個調查組成員全是當晚“放心肉”聯合執法組的成員。記者開玩笑地問,你們怎么搖身一變成為調查組、自己調查自己的“問題”了?一名調查組成員也笑著回答:“沒辦法,是領導讓我們來的。”
當天下午,記者又來到柳州市肉聯廠。肉聯廠下屬的屠宰場鐘場長一見到記者,就連聲說道:“是我的錯,責任全在我。”據他介紹,肉聯廠已決定給他作了由場長降為副場長的“降職處分”了。
目前,柳州市有關部門正在加緊查處此事。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