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國城市論壇北京峰會”今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本次論壇以“創新城市管理,創造城市價值”為主題,深度聚焦中國城市發展戰略和城市管理領域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從而使本屆論壇理念領先、亮點紛呈。
新華社副社長兼常務副總編輯馬勝榮在開幕詞中談到:“中國城市發展在經歷了一段快速的
發展之后,已經到了戰略轉型的關鍵時期。2005年在城市發展中應該是具有轉折意義的一年,是國家“十五”和“十一五”規劃相銜接的一年。”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創建和諧社會,理所當然包括創建和諧城市,而創建和諧城市最重要的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科學的發展觀,要注重人的全面發展。要關注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市民無疑是環境管理者關注的重點,是創建和諧城市最關鍵的要素,本屆峰會以‘創新城市管理、創造城市價值’為主題,討論城市的戰略問題,符合中國城市發展的需要,對解決當前城市發展中的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
作為本屆論壇最大的一個亮點,由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歷時一年研究編制的《中國城市生活質量報告》在論壇上發布。
《中國城市生活質量報告》發布
在今天召開的中國城市論壇北京峰會上,
新華網總裁周錫生宣布由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組織的《中國城市生活質量報告》排行榜,以及“未來5-10中國城市發展的十大愿景”的評選結果:
該項《報告》將根據影響城市生活質量的12個關鍵因素: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樂、業,首次推出“中國城市生活質量指數”。
“衣”主要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食”主要看恩格爾系數及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住”主要看人均住房使用面積;“行”主要看交通便利度;“生”主要看適齡勞動力平均受教育的年限;“老”主要看社會保障覆蓋率;“病”主要看醫療衛生體系是否建立;“死”主要看人均預期壽命;“安”主要看公共安全以及非正常死亡率;“居”主要看人居環境;“樂”主要看文化娛樂休閑;“業”主要看城市能否給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發展機遇。
我國城市生活質量報告公布 深圳第一北京第四
深圳市、東莞市、上海市、北京市、杭州市、珠海市、寧波市、蘇州市、廣州市、廈門市
“未來5-10中國城市發展的十大愿景”
平價醫療、社會保障全覆蓋、誠信、遷徙自由、擴大中等收入者、陽光政府、節水節能節約、防治艾滋病、公共安全、無差別教育
論壇主持人、新華網總裁周錫生精彩點評:
關于城市的討論越來越深入?到底什么是城市的價值?是GDP嗎?是越修越高的大樓、越修越大的廣場、越修越寬的馬路嗎?
對照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長期以來不少城市奉行的“GDP為王”的發展觀,是需要我們深刻反思的。最近,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提出一個讓人耳目一新的觀點,那就是,老百姓的生活質量是城市價值的核心。
一個城市有沒有價值,不僅要看這個城市能否創造更強大的經濟實力,更重要的要看這個城市能否更高地提高市民的生活質量,能否為它的居住者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發展機遇。生活質量高低誰最有發言權?中國城市最有價值的發展愿景是什么?不是某個人對城市價值就說了算的,而是真正需要每天為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樂、業操心的老百姓說了算。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