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匱乏是人類社會發展中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政府都制定政策,采取措施,鼓勵人們改變高耗能的生活和生產方式,向節約型社會轉變。

這是芬蘭研制的名為“ELMO”的單座三輪車。該車前、后輪上方各安裝有一塊曲線型的太陽能板,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儲存在車座下方的蓄電池中,并通過一部250W的電動發動機驅動三輪車行駛,最高時速可達25公里。在沒有陽光時,蓄電池可通過普通電源充電。該車特點是節能、無噪音、無污染,小型輕便,適合城市使用。

這是芬蘭凱拉瓦太陽村里裝有太陽能收集器的兩層樓房。芬蘭赫爾辛基以北的凱拉瓦鎮有17幢樓房,每幢房子朝南的一部分墻壁和屋頂上都鑲著大塊的深色玻璃。這是芬蘭第一座試驗利用太陽能供應居民住宅暖氣和熱水的“太陽村”。它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居民住宅耗能,從而達到用太陽能解決全年75%的耗能需要。芬蘭地處北歐,冬季漫長,氣候寒冷,不僅民用能耗高,而且傳統的森林工業和冶金工業也是高能耗產業,使芬蘭成為世界上人均能耗最多的國家之一。對于能源資源匱乏、主要依賴進口能源的芬蘭來說,節能至關重要。
這是芬蘭凱拉瓦太陽村里裝有太陽能收集器的兩層樓房。芬蘭赫爾辛基以北的凱拉瓦鎮有17幢樓房,每幢房子朝南的一部分墻壁和屋頂上都鑲著大塊的深色玻璃。這是芬蘭第一座試驗利用太陽能供應居民住宅暖氣和熱水的“太陽村”。它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居民住宅耗能,從而達到用太陽能解決全年75%的耗能需要。芬蘭地處北歐,冬季漫長,氣候寒冷,不僅民用能耗高,而且傳統的森林工業和冶金工業也是高能耗產業,使芬蘭成為世界上人均能耗最多的國家之一。對于能源資源匱乏、主要依賴進口能源的芬蘭來說,節能至關重要。

這是美國第一家環保飯店―內特豪斯謝爾頓飯店的大堂。該飯店1998年出現在費城,90%以上的建筑材料為可再生的,100%的室內用品和洗浴品采用天然植物原料,比普通飯店節能節水50%以上,擁有空氣過濾系統,調節空氣中的含氧量,使住客處于最佳空氣條件之中。目前,美國不少飯店服務業逐步加大綠色服務和高科技化。
這是美國第一家環保飯店―內特豪斯謝爾頓飯店的大堂。該飯店1998年出現在費城,90%以上的建筑材料為可再生的,100%的室內用品和洗浴品采用天然植物原料,比普通飯店節能節水50%以上,擁有空氣過濾系統,調節空氣中的含氧量,使住客處于最佳空氣條件之中。目前,美國不少飯店服務業逐步加大綠色服務和高科技化。

這是2004年9月23日,在法國首都巴黎舉行的2004年世界汽車展預展上,標致公司推出一輛節能型Quark概念車,該車使用新型燃料,屬低污染型。
這是2004年9月23日,在法國首都巴黎舉行的2004年世界汽車展預展上,標致公司推出一輛節能型Quark概念車,該車使用新型燃料,屬低污染型。

這是2001年12月19日,日本本田汽車公司在東京推出的一款新車。這款五座轎車配備1.3升發動機,既可以用汽油、也可以用電驅動。它的最大特點就是節能,每百公里只需3升多汽油。

這是2005年5月17日拍攝的日立展館外側排列整齊的太陽能發電裝置。這種發電裝置體積小,可兩面受光,所產生的電力主要供日立館使用。在日本愛知世博會上,“環保、節能”是主辦國日本向世界展示的重要理念之一,場內的許多措施都體現了這一原則。
這是2005年5月17日拍攝的日立展館外側排列整齊的太陽能發電裝置。這種發電裝置體積小,可兩面受光,所產生的電力主要供日立館使用。在日本愛知世博會上,“環保、節能”是主辦國日本向世界展示的重要理念之一,場內的許多措施都體現了這一原則。

這是2005年5月17日拍攝的名古屋市展館-大地之塔。該建筑采用了大量廢棄物再生建筑材料。流水從建筑物頂端流下,以起到降溫作用,從而減少了對空調等電器的使用,達到了節能的目的。在日本愛知世博會上,“環保、節能”是主辦國日本向世界展示的重要理念之一,場內的許多措施都體現了這一原則。
這是2005年5月17日拍攝的名古屋市展館-大地之塔。該建筑采用了大量廢棄物再生建筑材料。流水從建筑物頂端流下,以起到降溫作用,從而減少了對空調等電器的使用,達到了節能的目的。在日本愛知世博會上,“環保、節能”是主辦國日本向世界展示的重要理念之一,場內的許多措施都體現了這一原則。

在德國北部城市羅斯托克附近,人們在一座安裝有新的太陽能發電照明裝置的棧橋上觀賞海上風景。德國能源匱乏。石油幾乎100%依賴進口,天然氣80%依賴進口。節約能源是德國政府能源開發利用的一貫政策,一直以來,聯邦政府通過信息咨詢、政策法規和資金扶持等多種手段,調動個人和企業節能的積極性。
在德國北部城市羅斯托克附近,人們在一座安裝有新的太陽能發電照明裝置的棧橋上觀賞海上風景。德國能源匱乏。石油幾乎100%依賴進口,天然氣80%依賴進口。節約能源是德國政府能源開發利用的一貫政策,一直以來,聯邦政府通過信息咨詢、政策法規和資金扶持等多種手段,調動個人和企業節能的積極性。(編輯
穆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