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遺徽標征集中秋節啟動,申遺大使網絡投票也將發起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由中國新聞網、中國僑網、飛翔公益基金會等作為發起方的幾個單位昨日宣布,將于今年中秋節前正式啟動申報世遺程序。
目前,網上簽名贊成中秋申遺的網民人數已經超過70萬人。據悉,“中秋申遺”將由
文化部直接進行。
70余萬人投票支持
作為中華民族三大傳統節日的“中秋”,深厚地蘊涵了“團圓”、“和諧”的東方人倫精神。為此,中國新聞網、中國僑網和飛翔公益基金會等,聯合發起了網絡投票支持“中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活動,自8月20日至昨日,簽名贊成中秋申遺的網民人數已達73萬人。
中國新聞網執行總編陶光雄表示,中秋節凸顯了中華文化的內涵,有著很強的中國特色。同時,目前海外的華僑華人約3000萬人,所謂游子思鄉,該活動可以強化與祖國的血緣關系。為此,希望通過中秋申遺這個活動,讓全球華人形成合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申遺徽標征集中秋啟動
為配合中秋的申遺活動,在今年的中秋節,也就是10多天后,相關部門將發起中秋申遺大使網絡投票和中秋申遺徽標征集活動。申遺大使和徽標主要尊重網友的意見,同時要符合傳統文化對中秋節內涵的理解。
據介紹,今年中秋前后,國家文化部門將對中秋節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召開專家論證會。一旦通過,將提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進行申報。
專家說法
文化部將把中秋節列入申遺名單
國家博物館研究員宋兆麟表示
本報訊(記者蔣彥鑫)國家博物館研究員、國家民保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宋兆麟昨日表示,按照一般的申報程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由各省申報。而中秋節屬于全體華人的,因此文化部將把中秋節直接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
中秋節將位列文化遺產名單
傳統的節日文化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引起了我國的重視。文化部公布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中,中秋節將位列其中,而且得到了領導和專家的一致肯定。
短期內將難以申報成功
對于中秋節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宋兆麟認為,由于目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評選每兩年一次,每個國家每次只限申報1項,因此中秋節在短期內將難以申報成功。但他也透露,由于世界各國要申報的項目太多,如此下去可能需要幾百年的時間,因此目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在醞釀改革這樣的評選方式。
他認為,目前網友支持中秋節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呼聲,造成了很大的輿論聲勢,但具體的申報工作還將由文化部所屬的中國文化遺產申報委員會承擔。(記者蔣彥鑫)